石家庄:会诊医院“排队难” 破解城市“梗阻”
《城市生活时间成本调查》系列报道接近尾声,城市的“梗阻”也逐一显现。在记者亲身体验过程中,有一个场所,在全省各地市中无一例外成为浪费时间最多的地方,这就是医院。调查报道显示,多个地市用在医院排队上的时间至少为一个小时,尤其是部分三级甲等以上医院,用时更是高达三四个小时。
事实上,为提升患者看病效率,早在2011年卫生部就提出“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医院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服务流程,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近来,我省不少医院也都响应政策要求,纷纷推出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就诊一卡通等举措以减少排队时间、方便患者就诊、提高工作效率。那么,这些措施利弊何在,取得的效果如何,记者一一进行了调查走访。
1
“就诊一卡通”:一卡在手,无需重复缴费
“听说持卡就医可以不用排队挂号,真有点儿不敢相信。”日前,来自藁城的陈女士拿着已办好的就诊卡走进石家庄第三医院,只见医护人员将就诊卡放到一个设备上一刷,挂号成功,紧接着医生开始诊断。“原来真的可以在接诊医生接诊时完成挂号,不用再去大厅排长队了。”接下来,让陈女士更想像不到的是,有了就诊一卡通,医生直接在上面开具电子处方,如此一来,又省去了拿着手工处方去收费处排队等待录入的时间。同时,如果卡中钱够用,可根据医生开单顺序直接到药房、检验室、检查科室刷卡计费,无需多次重复到收费处缴费。
记者获悉,去年,包括石市三院、石市八院在内的几家医院正式启用“就诊一卡通系统”,成为石家庄市首批使用该系统的试点医院。今年以来,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大四院等也都开通了一卡通服务。
据石家庄市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卡通系统”将在省会各级医疗机构逐步推广,届时,居民在任何一家医院办理的就诊卡也可在其他医院通用,这将大大方便市民看病就诊,有效缓解“看病难”等问题。
难点:“办卡、退卡太麻烦”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卡通系统”的使用确实对简化看病过程、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看病时间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些市民仍感到不太方便。
市民刘女士表示,由于目前各家医院间的卡还不能通用,所以每到一家医院,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办卡。而看完病后如果将卡退掉,下次来还得重新办,但如果不退卡,卡内的资金只能一直在里面放着。
2
网络、电话预约:挂号一分钟搞定
“以前要专门打车到医院,光排队挂号就至少需要5分钟,而今天在家里不到一分钟就电话预约到了专家号。”日前,刚体验了一把电话预约的李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
如今,不少医院都开通了电话预约挂号、网络预约挂号以及现场预约挂号等服务。患者可根据自己病情,直接拨打电话或到预约网站上,登记想要预约的科室、专家、时间等。预约患者可以享受优先就诊的待遇。
难点:效果好,但患者认知度低
记者发现,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虽然便捷不少,但使用者并不多。尤其是在部分门诊量较大的医院,预约患者比例还不到10%。据介绍,预约患者比例小,主要源于老百姓对这方面认知较少。尤其是到省儿童医院或者医大二院这种三甲医院看病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患者,他们接触信息化、智能化产品较少,所以仍然保持传统的就诊方式。
与此同时,曾关注过网络预约挂号的薛女士也透露了自己的顾虑:“网上预约要填写个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还得描述自己得了什么病,这会不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啊?”
对此,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防止信息泄露,患者最好到医院的官方网站或者省卫生厅开通的网上免费预约诊疗平台进行网络预约。
3
自助机:办卡、挂号、交费、预约一气呵成
近期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以下简称省四院)看病的市民都发现,门诊大厅里多了一排排标有“自助办卡、充值”、“自助领取报告”、“自助核算”等字样的自助机。据医护人员介绍,这是医院专门为减少排队时间、方便患者就诊推出的诊疗服务,初次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不用再去窗口排队挂号,只要携带身份证到自助机上就可以完成挂号、缴费、预约等多项服务。
自助机真的可以节省排队时间吗?日前,记者到医院亲身体验一把这个新奇“助手”。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将身份证放到自助机的感应区,根据提示,屏幕下面一个小孔中随即吐出一张标有“石家庄市居民健康卡”的卡片。随后,记者将卡片放到感应区,屏幕上出现“充值”、“挂号”等字样,按屏幕提示操作,即可挂号,预约专家。
虽然上述操作步骤比较多,但,从办卡、充值、挂号、预约只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
难点:老年患者、农村患者“晕头转向”
记者采访中发现,自助机的出现,确实大大减少了人工挂号、收费窗口前的队伍。
但这一看似创新、便捷的新服务模式,却让不少老年患者和农村患者颇觉不便,一些来自农村的就医者及城市老年患者,颇受“伤害”。有的患者由于不熟悉流程,在买卡、办卡处反复排队好几次,这让远途前来看病的外地患者心急如焚。
建议医院针对不同患者实行自助挂号和人工挂号并行措施,而且增加志愿者服务,以免患者有“晕头转向”之感。
4
分层挂号:
“不用再楼上楼下跑了”
河北医大二院门诊大厅的“索引栏”上,最显眼位置有一行温馨提示:“各楼层均可挂号收费”。
医大二院医务处门诊总护士长张玉乾介绍说,为了减少患者挂号排队时间,医院除增加分层收费、挂号窗口外,还增加了不少门诊索引人员,这些人员主要负责帮患者尽快找到需要就诊的科室,就诊后再尽快疏散患者到相应检查科室,从而缓解门诊科室前拥挤的人群,也提高了就诊效率。
同时,记者发现,包括省二院、三院在内的多家三级甲等医院,都在郊区开设了分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总部的门诊压力。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发现,排队“长龙”并非在每个医院都会出现,在部分小型民营医院、社区医院以及大型医院在郊区设立的分院中,都很少看见排长队的现象,看病效率也要快很多。究其原因,是由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分级管理的体系不健全,包括医疗卫生资源在各级医院中的投入不平衡,以及政府对民众选择相应合适医疗机构的引导缺失所造成。据统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3%,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00位之后,并且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门诊的海洋中。
与此同时,在患者抱怨“看病难”,“排队难”时,其实有一部分人的病情并不严重,大可不必到医院耗费时间就诊,他们为求“安心”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导致了一部分医疗资源的浪费。 “看病难”如何解决?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医院乃至百姓观念意识的提高,还需要各项机制、体制的不断完善。(记者康英)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