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邓家庄镇三个儿子尽孝道回乡侍母13载
13年前,为了专心照顾患病的老母亲,桃城区邓家庄镇索水口村的宋双振、宋双怀及宋双军三兄弟放弃打工,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
如今,十余个年头过去了,在三个儿子的精心照料下,99岁的老母亲依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传统孝道在这个家庭熠熠生辉,三个孝子的美名也在当地广为传颂。
为照顾母亲 甘愿回乡种地
10月9日,正值重阳节。记者见到了被儿子儿媳们簇拥着的肖二志老人。“娘,你喝口水吧。”“娘,我给你揉揉腿。”……坐在椅子上的老母亲安静而慈祥,从她舒展红润的面容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幸福与满足。小儿子宋双军说:“老娘不能自理,我们一会儿也不敢离开,白天夜里都得有人守着。”在儿子儿媳眼里,母亲如同婴儿般需要呵护与陪伴。
据了解,今年99岁的肖二志是索水口村最长寿的老人,村里人说这跟她三个儿子的付出和孝顺有很大关系。
13年前,86岁的肖二志老人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我们吓得几乎3天3夜没合眼。”大儿子宋双振说,母亲从小把他们带大非常不容易,吃了不少苦。他们都成家立业,觉得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老母亲。当时,三个儿子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到医院照顾母亲。令医生都感到震惊的是,肖二志老人竟然奇迹般地醒过来了。
看着病床上再次睁开眼睛的老母亲,三个儿子喜极而泣。他们围拥在老人身边,紧紧握住那双苍老的手。出院后,老人落下后遗症,完全不能自理,需要有人贴身照顾。就在这个时候,三个儿子都站出来提出要放弃打工回家专心照顾母亲的想法。
然而,三个儿子各自的子女或正在上学或面临成家,家庭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很艰巨。况且,他们三个人都身怀手艺。宋双振是瓦匠,宋双怀和宋双军都是木匠,他们都有一份高薪工作。放弃打工,无疑断绝了主要经济来源。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儿子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回家专心照顾母亲。“工作可以再找,老娘只有一个,没有孩子们照顾,老娘就要受罪了。”宋双军的妻子王秀鸾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等老人真需要子女们照顾的时候,当然要毫无怨言,不离不弃。
一晃13个年头过去了,三个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伺候着老母亲。儿媳们也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而且主动承担起家里家外许多脏活累活,让丈夫可以专心无忧地照顾母亲。
儿子也能是母亲的“小棉袄”
三个儿子照顾一个老人,看似简单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用心。宋双振、宋双怀及宋双军三兄弟,将所有心思用在照顾母亲身上,如何让母亲住得安心,吃得舒心、过得开心,就是他们十几年来最重要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兄弟三人商量制定出轮流制和半天值班制。老人在每个儿子家轮流住一年。无论在谁家住,其他两个人都实行半天值班制。“这样,一来免去老娘折腾的麻烦,二来,能让老娘天天见到三个儿子,开心。”宋双怀说。
虽然肖二志老人不能自主行动,但每天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天早上6时多准时起床,值班的儿子给母亲穿上干净的衣服、小心翼翼地帮母亲理顺头发,洗干净脸,然后把母亲抱到床边的椅子上。接下来,儿子或儿媳开始准备早饭。等饭做好了,先盛一碗端到老人屋里,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喂。饭烫了,儿子们就一遍遍地吹,饭凉了,就赶紧回锅加热。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上,儿子儿媳从不敢怠慢,无论地里农活儿多么忙,他们也要赶回家给母亲做上一顿热乎乎的饭。
肖二志老人居住的房间里有两张床,一张是自己睡的,一张是给陪床的儿子们准备的。老人自己的床上铺着厚厚的床垫,宋双军说:“老娘每天在床上的时间最长,当然要弄得舒舒服服啊。”
晚上睡觉时,老人无法自行翻身,只要发出轻微的哼哼声,儿子们一准能听见,便立即起床给母亲翻身。宋双军说:“这么多年养成了睡觉浅的习惯,只要老娘有一点动静,我们就得起来看看。”
夏天起夜还算方便,但到了冬天,天气寒冷,为了避免母亲着凉,儿子和儿媳特地为母亲准备了许多小尿垫和小褥子,睡觉前将垫子铺在母亲身子底下。一夜过后,常常积攒下许多尿湿的尿垫。轮班交替时,大家都会争着将这些尿垫清洗干净。
在老人居住的小屋里,记者发现了特殊之处。一条宽约30厘米,长近3米的水泥带从屋外一直延伸到老人脚下。宋双军说,他专门为母亲铺设了地暖。冬天取暖时,老人屋里的温度能达到20℃。如此用心的设计,彰显出宋双军十足的孝心。儿子们说,十几年来既当儿子又当闺女,帮母亲穿衣、洗澡等一些细致的活儿,他们都不在话下。“儿子也能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宋双怀开心地说。
记者采访时,正值秋播农忙时节。但无论地里多忙,值班的那个人都会自觉地来陪伴照顾母亲。除了照顾好母亲的生活起居,让母亲保持心情愉悦也是他们必做的工作。说故事、讲笑话、聊新鲜事,即便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也大不如从前,但儿子们仍然不厌其烦地和母亲交流,让她开心。
无怨无悔 将孝道传承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宋双振、宋双怀及宋双军及儿媳们对老人的孝顺被下一代的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们孝顺奶奶那样孝顺你们。”这是几个孙子孙女从小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传统孝道在这个平凡普通的家庭里熠熠生辉,更将代代传承。
儿媳王秀鸾说,不管老人住在哪个儿子家,孙子孙女们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奶奶。他们经常帮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村子里提起这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宋双振、宋双怀及宋双军也成了村里孝老敬老的楷模和榜样。
当初一个果断的决定,如今看来已然决定了兄弟三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如果当初不放弃工作,现在也许生活得会更好,从来没有后悔过吗?”面对这样的假设,兄弟三人淡淡一笑,“那都是也许的事,但如果不选择照顾老娘肯定会后悔一辈子。”宋双军坚决地说。
13年不离不弃守候,宋双振、宋双怀及宋双军兄弟三人为了照顾母亲已经养成从不外出吃饭、从不出村的习惯,他们甘愿付出一切来换取母亲的晚年幸福与安康。(金莉莉 文/图)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