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枣强县住建局探索垃圾处理新机制
近来,衡水市枣强县住建局以创建洁净城市为目标,立足实际,统筹规划,从垃圾处理入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重视先进技术应用,通过设岗定责,坚持精细化管理,形成了特色垃圾处理新机制。
统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局采取“规划一步到位,分期分批实施”的方式,对城乡基础设施及住宅建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构筑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的大格局。为实现洁净城市的创建,该局积极整合多方社会资源,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新购置垃圾箱、垃圾分类桶500余个,垃圾收集车110辆,垃圾清运车、压缩式垃圾车等各式专用车6辆,在垃圾收集、集运、处理环节实现了设施配套。同时,他们通过公开竞聘,新增专业垃圾清运员160名,清运范围覆盖至城乡接合部。
强化宣传,树立群众自治理念。该局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制定社规民约,筹集保洁资金,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他们通过社区居委会定期组织召开业主会,宣讲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引导居民主动做好“门前五包”,让居民的认识统一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同时,该局定期开展“清洁户”、“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并在“聚焦住建”电视专栏通报,激励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此外,该局在建设路、胜利路、富强路三大主干路安装广播设施15套,每日在市民上下班期间广播两小时《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垃圾减量倡议书》,并积极利用微博、贴吧、智慧枣强APP等新媒体加强宣传,营造出“枣强是我家,清洁卫生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综合整治,提升市容市貌水平。该局积极探索垃圾处理新模式,将分类处理和分片处理相结合。他们将城区垃圾清扫范围划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制定并实行定人、定时、定路段、定责任、定标准“五定”工作制度,开展24小时全天候清扫,重点巡查道路两侧闲置地和绿化带散落的垃圾,确保卫生无死角、垃圾无裸露,保持环境整洁。同时,他们在分片清扫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垃圾量同比减少1000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创新管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该局按行政区划、行业类别、消费群体确定垃圾责任主体和范围,将责任落实到机关、企业等各个法人、自然人主体,结合“数字城管系统”实行线上线下监控,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同时,该局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包街,中层干部包段,环卫工人包点”的责任制度,建立台账精细化管理。他们通过每周一召开党组成员汇报会等形式,对存在问题曝光,推行“一周一检查、一周一通报、一周一对比”,将明察暗访和回头看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并把每月督查排名情况与职工绩效相挂钩,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极大地调动了住建职工“爱岗敬业,美化县城”工作的积极性,让住建人在洁净城市创建中激情燃烧。 (冯山志、刘世景、王乾)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