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承德 正文

生态优先 围场“突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绿色

时间:2019-07-08 10:4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全貌。(资料片)

围场坝上茫茫林海。(资料片)

木兰围场,因清王朝“肄武绥蕃”设围打猎而得名。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30年来,围场围绕建设京津冀第一生态经济大县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8亿元,是1989年的59倍;财政收入实现11.7亿元,是1989年的4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4560元和8800元,分别是1989年的27倍和30倍。

但作为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围场肩负着“生态涵养、同步小康”的重任。该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奋力开创建设美丽幸福围场新局面,围场“突围”,大有可为。

●强化“生态保障”理念,构筑绿色发展屏障

炎炎夏日,哈里哈村万亩山场各色山花竞艳,茫茫林海郁郁葱葱。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当时,哈里哈村的百姓立下将2.3万亩荒山变“小塞罕坝”的目标。“以前山上光秃秃,下雨常发泥石流,没雨河道就断流。”该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友说,当时自带干粮上山植树,成了哈里哈村人的选择。

“30年前的小树苗现在长成了碗口粗的大树,满眼绿色的青山雨多能吞,雨少能吐。”康文友说。

如今,进入哈里哈沟,白桦、云杉、落叶松蔚然成林,负氧离子含量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持平,每年到此登山游玩的户外爱好者络绎不绝。

哈里哈村的生态变迁,是围场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回顾围场发展史,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是浓重一笔。木兰围场自清末开围放垦后,植被逐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949年,域内仅保存下天然残次森林105.4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7.62%。新中国成立后,围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贯彻党和国家造林绿化的方针政策,朝着“以树遮天,以草盖地”的目标不懈努力。

目前,围场有林面积增加到797万亩,天然草地982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分别达到58.8%和95%,年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225万吨,释放氧气184万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保持在300天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000-5000个,素有“华北绿肺、绿色宝库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年最低可净化水质4.5亿立方米,涵养水源5亿立方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

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产业强县

“这是按照新技术嫁接的寒地富士,一棵树能收入400多元。”四道沟村村民王忠志说,县林业局推广了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收益比以前翻了一番。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省深度贫困县,在围场,像王忠志这样想脱贫、没思路,有干劲、没技术的贫困户有很多。

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成立林果行业协会,实施“技术骨干包农户,种植大户带农户”工程,引导贫困群众种植经济林,向经济林要收入。

目前,该县经济林总面积达190万亩,农民人均拥有3.5亩经济林。打造金红苹果、“围选1号”杏扁、绿化苗木等林果产业专业乡2个、专业村26个,建成果品休闲观光采摘园18个,年产干鲜果品31.3万吨,辐射带动1.6万人稳定增收500-2000元。

“到这骑行的特别多,农家院一天最多能收入1000多元。”莫里莫村陈姐农家院掌柜陈淑芝说,村庄外的大山里有一条美丽的森林骑行线。

以境内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为点,以皇家御道、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为线,通过举办木兰围场旅游推介会、木兰围场赏花节等大型活动,木兰围场旅游品牌越擦越亮。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5亿元,成功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

“我承包了210亩地,种植有机富硒马铃薯,每亩地能增收2000元。”城子镇八顷村村民岳俊山说,“山药蛋”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围场地域广阔,昼夜温差大,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绿色、有机、功能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县突出发展马铃薯、蔬菜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中药材、林果、畜牧三大优势产业,率先启动国内首个“十万亩功能农业(有机富硒马铃薯)示范区”建设,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创建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村部屋顶上安装的10KW光伏微型电站,每天可发电70度左右,每月平均卖电2000元。”要路沟村党支部书记魏春华说,“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可帮助全村446户贫困户通过“阳光银行”稳定增收20年。

依托丰富的风、光、水及生物质能资源,围场集中力量推进风电、光电、水电综合开发。目前,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达到336.25万千瓦,并网发电262.84万千瓦,年纳税近2.34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1%。

践行产业生态化发展理念,做强生态文化旅游、食品医药、能源环保“1+2”绿色产业,围场主导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粗到精”的变迁。

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共筑百姓幸福之基

“麻子路,歪脖树,楼房只有两三栋。”在当地人们的印象里,30年前的县城基础设施还极度落后。如今,县城高楼林立,伊逊河波光粼粼,公园绿树成荫,主街道从5里长增加到15里。

30年来,围场以县城建设“扩容提质”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为宗旨,对70余条小街小巷进行综合改造,完成改造路面近30万平方米。投资4591.74万元,改造老旧小区78个。棚户区改造建设住房7866套,改造危房25600户。启动实施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绿化覆盖率达36.01%,绿地率达2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6.67平方米。

巨变不只发生在县城。

蓝旗卡伦村大营超市老板范大营深有感触:“5年前,送货车到我们村必卡轮。路太难走,从县城到这里至少两个多小时,半月送次货,店里商品没几样,一年卖不了多少钱。”2013年12月,随着围场首条高速——承赤高速承围支线的开通,蓝旗卡伦村到县城仅需20多分钟。交通方便了,送货的车一天要跑好几趟,大营超市也从不足100平方米扩大到800多平方米,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路通了,蔬菜种植也发展起来了,山里的蘑菇、野菜更是畅销。老百姓富了,我的超市也火了。”范大营说。

1989年,围场境内仅有县级以上公路7条,总长458.51公里。30年来,围场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两环、两纵、六辐射”的县域公路总体布局已基本部署完成,公路通车总里程5882公里。

民生保障持续有力。30年来,围场共统筹各类资金16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教学用房、生活用房164.8万平方米。另外,涌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广,用柔弱双肩为山村孩子支撑起一片蓝天的“燕赵最美教师”祁凤兰等一批典型人物。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539个。免费向居民提供14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32%,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年平均参训人数是30年前的87倍。

以“均等共享、优质高效、参与便利”为原则,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到2018年末,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7个乡镇文化站、312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日臻完善,庙宫村端午联欢、大营子村村级春晚、狍子沟村孝心饺子宴等村级文化品牌,让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30年来,围场54万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奋斗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喜人局面。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围场明天更可期!(记者李建成、陈宝云 通讯员郭鹏、宁利勇)

来源: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公开8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矛盾纠纷不出村是如何做到的——宽城峪耳崖镇后庄村创新社会治理

再也不怕被盗了 围场为电动车“上牌”

承德市区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截至5月10日承德市完成营造林30.97万亩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