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曝春晚劳务费仅几千 揭大腕弃春晚内幕/图(3)
《想跳就跳》改到第36稿了
恰恰因为这五年的离开,潘长江对春晚“不恨了”,因为没有那种非上不可的焦虑了。第一次和春晚导演组见面,潘长江“丑话”说前头,“我可以来帮忙,先把角色立起来好参加审查,但是你们有权拿掉节目,我也有权不演。”他进组时,《想跳就跳》之前三版的剧本已经被毙掉了,春晚上观众看见的已经是第36稿了。这个小品的创作初衷是写民间广场舞热。在潘长江看来,这些跳舞的中老年人,不光是聚在一起跳舞——他说自己参加过一个电视节目,里面的广场舞团团员几乎每个人身后都有家庭的厄运,丧偶、车祸、病死等等,聚在一起“更是抱团取暖”。在后来的小品里,潘长江和蔡明把一对老年人内心的纠结塑造得细致入微,台词刻薄、幽默却不招人恨,年轻的观众笑过之后回味起来心里满是难以言说的忧伤。小品的成功在于它的笑点不是挠痒痒、胳肢人,而是扯开了平凡生活里老年人满脸笑意、晚年富足的表面,暴露出一大片被忽视的情感沙漠,让人由笑生悲。
小品里,潘长江看似是捧哏的,不像蔡明一句一包袱,句句劲道,但从故事的角度,他演的表面乐观、内心纠结的70岁老头其实肩负着小品的主旨,支撑起这部作品不致流于耍贫的俗套。潘长江认为,对比2007年之前的小品,自己完成了从“大”到“小”的飞跃,自己从“高大全,唱赞歌”中分离出来,更有幽默感了。他分析:“正是这些年的影视经历,今年小品才会如此成功。这个小品演的是一个真正完整的故事,真正地塑造了一把人物,没有一点夸张,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演角色。角色演透了,小品也就成立了,喜剧感也有了。能把角色演透的小品演员必须得经历过很多电视剧、电影的演出,才会演人物,可能我们最大的成功秘诀就在这。我和明明都演过若干影视作品,我们演人物都还可以。所以演小品才接地气,才真实。”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中国街机沉浮史,飞凡杯CGL赛事助力行业升级
- 2百度外卖深化高端品质路线 打造多方共赢生态
- 3国企藁开深耕石家庄28年 实力巨献品质人居康德
- 4在石家庄被限购无法买房?到这些地方去看看
- 5“限售令”撞上“房企抢地大战” 购房者关注的
- 6石家庄限购升级加限售 新四区楼市更火热!
- 7国庆遇上中秋节长假就来庄里看房 这些实力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