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邯郸推行机关干部“一帮一”补齐奔小康“短板”(2)

时间:2014-10-07 12:3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造血”帮扶,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

在肥乡县东漳堡乡前鸡泽屯村,村民李艳丰家的房子盖得一点也不比邻里差。然而,走进去会发现,空荡荡的大屋里,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

现年36岁的李艳丰曾经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能人,常年在扬州的建筑工地做技工,每年有七八万元的收入。但是,2011年,他突发脑溢血,光治病就花去十几万元,手术后身体不再适合从事体力劳动,再加上父母常年患病、子女年幼,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

“一帮一”活动开展后,肥乡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绍山走进了李艳丰一家人的生活。

“像艳丰这种情况,单靠给点救济、送点米面油,只能解决一时的生活困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王绍山说,“输血”不如“造血”,只有让他们掌握一定生产技术,才是脱贫的长久之计。

针对李艳丰自身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双方反复合计,去年4月,在王绍山的建议下,李艳丰开始在家里尝试养羊、养牛。

“刚起步时的3头奶牛、5只山羊,就是绍山自己掏钱买了给我送来的。这还不算,他还买来养殖技术方面的书,联系了技术专家,定期过来指导。”李艳丰感动地说。

通过学习技术,李艳丰把自家羊圈改造成了两层结构,即在离地半米高的地方架起一个缝隙均匀的竹制平台,并用一个斜坡与地面相连,“把羊都赶到这个平台上,羊粪直接落到地面,既保持了羊圈清洁,也方便打扫”。

“1头牛每年能净赚1000多元,羊也从最初的5只发展到20多只,媳妇还学会了磨豆腐,每天也能挣100元左右。”李艳丰说,现在一家人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一帮一”活动中,邯郸市把提升致富能力、增强致富本领作为重点,既“输血”更“造血”,引导困难群众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通过争取政策性资金、帮助协调小额贷款等,全市共为困难群众协调各类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各级帮扶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组织家庭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技术培训,以及服装加工、汽车维修、电气焊等就业技能培训,已累计培训3.2万人次。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