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一社区开设“隔代教育”课堂 爷爷奶奶学育儿新经(3)
3 “隔代教育”学校
承德市区长约600米的桃李街,因集中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各年龄阶段的学校而闻名。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当地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前沿阵地。如今,这里又因一所仅有一间教室的家长“隔代教育”学校而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邓文福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也是这所隔代教育学校创办者之一。“桃李街集中了多所学校,每天都能看到许多接送孩子的老人们。大家在校门口,经常交流一些带孩子的方法。”邓文福老人说,交流中老人们都有许多困扰。“大家都觉得,孩子们要什么给什么,为什么这么难带呢?”
爷爷奶奶该如何教育孙子孙女?这个话题很快引起了邓文福老人的关注。通过调研,邓文福了解到,经历过苦难岁月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希望孙子孙女们不再受苦,都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们。“这是一种朴素真实情感的表达,但老人们都不知道如何更加科学地培养孩子们,这就形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溺爱,一个是简单粗暴。”邓文福告诉记者,老人们简单的教育方法,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还常常引起年轻人的反对。“现在至少一半多的孩子由隔代人照料,但时间长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爷爷奶奶带孩子,弊端太多,索性就把孩子从老人身边带走了,这也会形成一些家庭矛盾。”
于是,邓文福产生了一个想法——— 开办家长学校,教爷爷奶奶们如何教育孩子。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桃李街社区干部的支持,从2004年5月20日开始,学校正式开课。
近日,记者也走进了这所特殊的学校。课堂设在社区的活动室内,不到9时,课堂里已坐满了年长的“学生们”。这堂课的内容是讲授何为“正能量”,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
今年80岁的尹大妈,是这所学校的“老学生”,谈及这些年的收获,她满脸自豪。“我孙女今年参加高考,考了620多分,被哈尔滨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7月20日,尹大妈告诉记者,尽管孙子孙女都先后考入大学,自己也该功成身退了,但一到上课时间,她还是身不由己过来听课。“和大家交流交流经验,很快乐,也觉得生活十分充实。”
尹大妈说,多年前,她也曾因无法管好孙子而烦恼。“我孙子孙女都是我带大的。我孙子小时候就爱上网打游戏,有时候一逃课就是三四天。”尹大妈说,面对淘气的孙子,她开始很溺爱,但越爱越淘,无奈之下,她只能转变应对之策。“他每天玩游戏机,我就把游戏机直接砸烂了,但还是没效果,我越简单粗暴,他越不好好学习,有时还睡在网吧里。”尹大妈说,自从自己参加隔代家长学校后,她了解到教育孩子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太溺爱和简单粗暴都解决不了问题,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让他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你的苦心,慢慢地感化他们。”尹大妈说,随着方法的转变,孙子有了很大的改变,最后上了一所医科学院。“社会在发展,老年人也要不断地学习,在隔代家长学校,我们学会了要根据孩子们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采取教育方式。除了这些,我们还学会了,怎样给孩子制定营养配餐,怎样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的经历,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从中学习如何处理各种问题。”62岁的黄大爷说。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