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迁安“抠门儿”老汉:记账29年 2分钱都入账(2)

时间:2014-07-13 16:0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记账29年,2分钱都入账

翻开张海彬的“家庭经济日记”,一个16开已泛黄的厚厚大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76页,一笔一画,一格一数,详细记录着一家人29年、1万多天的家庭详细收支情况。

记者随意摘录下几条:

2003年2月6日,遛弯时捡到2分钱,入账。

2012年1月17日,买了1.5公斤处理香蕉,花了3元。同一天,卖掉攒了好几个月的废纸板和饮料瓶,入账79.4元。

2014年2月14日,收入工资2861.91元,老伴儿的养老金110元……

“最初记账,是因为家里盖房子,积蓄不多,精打细算能用有限的钱做更多事。”张海彬告诉记者,他1981年结婚时,计划在老家盖间新房,从买第一块砖起,他就开始记账,甚至用了几个铆钉都有记录。最后,包括盖新房、小院儿和猪圈,张海彬一共花了1700元。

尝到了记账的“甜头”,张海彬开始对家庭的日常收入、开支做记录。

1985年9月14日这天,张海彬拿到了113.48元工资,他查了一下手头的存款,只有91.45元。张海彬的妻子没有工作,全家生活仅靠他一人的收入,为了更合理地规划家庭开支,他决定:“要记账就认真记!”他找人要了个正规的大账本,从这一天起,开始正式记录“家庭经济日记”。出差时,他就用纸片记账,回家后再抄在日记上,即使当日没有花钱,他也会写上“无开支”。

他发现,“事无巨细地记录每一笔收支,为家庭制订‘经济计划’,可以有效减少浪费。”比如1993年,张家的“经济计划”是:“存钱6800元,争取存到7000元。”到了该年年底,实际上存了9800元。张海彬在当年的总结中写下“可喜”两字,用来鼓励自己和家人。

“做计划对勤俭持家很有好处。一个家庭如同一个企业,年初有计划,整年都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年末做总结,也可为下一年积累经验。”张海彬说,今年,他的计划是在留足老两口医疗费用的前提下,再帮儿子还些房贷。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