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河北籍两院院士师昌绪:穷尽此生报国家(4)
追悼会结束后,工作人员为师昌绪院士移柩,儿子师宁抱着老人的遗像走在前面。记者 董立龙摄
强国梦
“这个梦的实现必须靠实干”
在八宝山,李志明拿出了一个精致的景泰蓝花盘,这是大营村村民吕建忠在师老去世后,用几天的时间赶制出来,托李志明带来祭奠师老的。用吕建忠的话说:“师老是搞材料的科学巨匠,我只是个弄材料的工匠,但我想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或许,李志明、吕建忠并不清楚师昌绪所搞的材料科学到底有啥用处,“但师老是唯一一个河北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这个意义我们是懂的。”
而国外同行把“中国高温合金之父”的称号送给师昌绪,无疑是对他成就最大的肯定。是他,让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脱国外掣肘;是他,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
可以说,从一开始,师昌绪的材料学研究就与军工技术紧密相联。
虽然师昌绪自谓在美期间“一半时间做研究工作,一半时间进行回国斗争”,但他当时的研究后来直接服务于美国空军,从其工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过去飞机起落架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韧性不够而发生事故的问题。
“师昌绪在美国的早期研究工作,已经预示了他在未来半个世纪的伟大贡献。”中科院院士柯俊曾这样评价。
回国后,师昌绪放弃北京、上海,主动选择到位于沈阳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工作。
当时的中国缺镍无铬,又受到国外技术封锁。师昌绪从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并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奠定了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的基础。
1964年,师昌绪接受了一项很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研发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在这一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率先取得突破,英国后来用了8年才取得成功。
尽管可借鉴的资料只有一张空心涡轮叶片的外观草图,师昌绪还是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日夜奋斗在简陋的实验室,用不到两年时间,做出了比美国技术难度更大的9孔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叶片。这种叶片目前仍是我国用量最大的航空涡轮叶片,装备多种航空发动机,40多年来从没有因叶片失效而发生过事故。
在科学研究中,有些人只重视论文,将其称为“绣花”的工作;而科技推广,则被视为低水平劳动,是“织麻袋”的活儿。
但师昌绪不这么看。他认为,作为一个实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者,如果不能把研发出来的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技术用于生产实践,就等于前功尽弃。他说:“我一生经历很复杂,但是,始终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中国的强大,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个梦的实现,不是靠投机取巧,必须靠实干。”
1960年冬,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日子里,为解决高温合金国产化问题,师昌绪带队亲赴抚顺钢厂展开攻关。“为了工作,师先生每天清晨坐早班的闷罐车赶到抚顺钢厂,晚上坐最后一班车回来,根本顾不上正在怀孕的夫人。”中科院院士李依依仍然记得,在几年的时间里,师昌绪跑遍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家,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脚踏实地,认为实验室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推广到实用,做工作要做到底。”
师昌绪夫人郭蕴宜回忆说。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