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7公里乡道遍体鳞伤(图)(2)
■罪魁祸首系过路重车
鹿泉市白鹿泉乡属山区乡镇。据当地村民介绍,该乡境内此前曾分布有多家大型的采石场,拉石子的大车不分昼夜从村边驶过,轰隆隆的噪音严重影响了村民休息,粉尘让村民家里不敢开窗,庄稼上面落的全是厚厚的白土。不仅如此,频繁的大车辗轧,还把这条通往外界的惟一的道路轧坏了。
去年鹿泉市加大力度整治矿山秩序,对白鹿泉乡境内的多家采石场彻底关停。那为什么现在还能看到这类大车驶进驶出?当地村民讲出了其中的“奥秘”。“鹿泉市把采石场关了,于是那些采石场老板就‘转移阵地’,跑到相邻不远的井陉境内的山上重新开设了采石场。但井陉那边没有通往山下的道路,采石场要想往外运输石料,还得走这条路。”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从井陉境内拉运石料的重型运输车,每辆车载重在七八十吨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上百吨重,且多是晚上运输,和执法人员玩起“躲猫猫”。
■源头治理是问题关键
白鹿泉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乡政府“打算今年修这条路”,而且“已经列入计划了”。然而在采访中,当地交通系统一位工作人员道出了乡道维修改造背后的无奈:“这条7公里长的乡道路面宽7米,路面施工有5万平方米,如果仍按乡道的标准施工,总工程款计约500万元,就算修好了,如果继续遭到重车辗轧,不超过半年还得轧坏。而如果按照国、省干线施工的话,工程总造价预计在1000万元以上,除交通部门补贴的款项外,还会有大量的资金缺口,这些钱该从哪儿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件事,就需要从根源上彻底治理。”记者发稿时获悉,作为事发地的白鹿泉乡政府表示,已经就此向鹿泉市政府打了报告。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