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7月12日,在赵县迪龙现代农业示范园里,新型的喷灌设备正在按照指令进行作业。园区负责人张社会告诉记者,只要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就可以实现这近万亩土地的日常灌溉和水肥管理。
赵县自从2012年进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序列以来,建设高标准农田10.3万亩,使整个县城西南方向全部成为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扶持产业化项目32个,大力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成为全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样板区。
在做大做优梨果、蔬菜、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为企业注入活力,促进该县梨果产业和粮食深加工的发展,带动60000户农民增收5400万元。
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切入点,大力提升农发项目科技含量。“节水增产,节水增效”是该县实施项目的新理念,本着重点突破、强化节水,示范引领的原则,在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管灌的基础上,在设施节水上选择段村达丰农场和进田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点,集中资金安装固定式、半固定式喷灌,亩均年节水360立方米,节水率75%;在农艺节水上采用节水抗旱新品种和小麦播后镇压两种农艺节水新技术;建立健全节水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区域内水资源平衡,引领示范区和赵县节水农业发展。
以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土地向种植业大户、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同时,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投资224万元,帮助赵州镇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高村乡段村达丰家庭农场建设高效节水1320亩,亩因高效节水项目实施增收400元,激发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使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迅速提高。目前,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1200亩,接受托管土地330亩;达丰家庭农场流转630亩,接受托管土地120亩。2015至2017年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面积15000亩以上,流转25%,主导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比例达到40%。(李建永)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国网河北电力世界杯竞猜活动,火热进行中
- 2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 3十年前旧电脑转手卖高价,嫌疑人用软件“提高”
- 4一个“残忍”的真相:这10种病是父母遗传给孩子
- 5通知来了!这些高校的大学生要考游泳了,有你们
- 6大家都在涂防晒霜,为什么只有你晒黑?(这个地
- 7谢谢你金诚老师!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
- 8吓一跳!这样吃白糖肚里长虫,还会得肺炎?又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