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记录!习近平考察京津冀的这三天
京津冀,习近平3天的行程,浓缩进了新闻联播的20多分钟里。
日前,随着《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得批复,一座“未来之城”呼之欲出,习近平也开启了他今年的首次出京调研。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发展,已经进行到第5年了,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所以习近平此行的意义非常重大。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5年后,京津冀发展如何,我们一起看看。
在河北雄安,习近平指出“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雄安的“先植绿、后建城”,就被习近平称为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他还肯定了“一枚印章管到底”等让群众少跑腿的现代信息技术。
在天津,南开大学里,习近平强调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爱国情怀,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习近平还十分关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在社区调研时强调,成立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就是要“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在天津港,他再次明确“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
在北京,习近平考察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府日前在这里揭牌。习近平强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要把公共建筑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这座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6点最新要求:
第一,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第二,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第三,以北京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高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
第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
第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更多内容,请看通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陪同考察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并出席座谈会。
隆冬时节的华北大地,寒气袭人,滴水成冰。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分别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和省长许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和市长张国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和市长陈吉宁陪同下,深入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北京,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
【河北雄安】


相关新闻:
为新时代政法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大爱微言:六个核桃用坚持守护77万山区孩子的读
- 2 爱心车队,助力工友平安返乡过年
- 3【长城评论】春运第一天,“文明”让归途更顺畅
- 4【长城评论】动辄封杀屏蔽,警惕互联网的“流量
- 5【长城评论】5岁娃药物中毒后致肝衰竭,涉事药
- 6【长城评论】“形象工程”屡禁不止,该动真格了
- 7【长城评论】“男子酒后骑摩托摔亡”,追责酒友
- 8【长城评论】乐山这家香肠版“窗帘”透露出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