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愿“徐玉玉案”成清除电信诈骗的新契机

时间:2016-08-30 16: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梅刘柯

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中,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级通缉令嫌疑人郑贤聪向警方自首,目前该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据新华社8月28日报道)

公安部门高度重视并迅速破案,有力震慑了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法治的尊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沉重的心情。我们相信公安机关能够顺藤摸瓜,查清查实电信诈骗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挖出藏匿在链条上的每一个违法犯罪者。

公众之所以对“徐玉玉案”热切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个花季少女不幸遭遇的痛惜、对电信诈骗之猖獗的愤慨,更出于一种期许:希望通过“徐玉玉案”,电信诈骗问题能引起高度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

一个时期以来,电信诈骗十分猖獗,不少人深受其害。据腾讯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的《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总损失金额超过29.9亿元,其中电话诈骗16亿元,网络诈骗13.4亿元,短信诈骗5400万元。显然,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徐玉玉的离世,更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提醒人们,惩治电信诈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徐玉玉案”背后折射出信息安全的巨大漏洞。徐玉玉这个准大学生为何轻易被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看到诈骗分子十分熟悉和了解她的个人信息而放松了警惕。与此同时,“徐玉玉案”再次暴露出一些通信运营商的号段实名登记不严、成为诈骗犯罪重灾区的问题,暴露出改号软件肆虐等通信管理的漏洞和隐患。对于电信入网用户实名制,尽管工信部已经出台了硬性规定,但现实当中依然有些电信企业把关不严,甚至给黑卡留后门,给诈骗信息提供发布渠道。

有效解决电信诈骗问题,避免悲剧再次上演,就要从公众信息泄露,电信实名制落实不力、监管不严这两个主要问题入手,升级手段、完善措施、加大力度,真正铲除电信诈骗生存的土壤。

在个人信息保护上,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个人信息保护已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法律制度必须尽快适应形势变化、满足时代需要。应整合现有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公安、电信、工商等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保护责任,采用先进技术提升个人信息的安全系数,尤其是要重点严防内鬼泄密和黑客入侵。另外,要坚决严打信息泄露及信息买卖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在实名制落实上,电信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对电信企业实名登记不严的处罚力度。可通过提高经济处罚标准、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相关经营证照等措施,倒逼电信企业严格执行实名制。同时,电信企业与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改号软件的打击力度,提升通信系统的免疫力和安全性,让改号软件无缝可钻。

“徐玉玉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只有让此案成为有效解决电信诈骗这一社会问题的新契机,才能更好地给逝者以告慰,给生者以安心。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