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供电等部门争分夺秒 第一时间抢通“生命线”(2)
电来了!路通了!
“因强降雨受灾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四市的996个乡镇、9630个村庄已全部恢复供电。”7月29日,省电力公司对外宣布,截至前一天,河北南网受灾地区全面恢复供电。
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能迅速取得这一进展,在于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高效运转,全力开展了防汛保电、抢险救灾工作。
永年县龙曹村一带的群众对此感受最深,因为他们发现,来保障自己应急供电的竟然还有来自衡水、大名、成安、肥乡等地的抢险保电队伍。
原来,在省电力公司的方案设计中,人财物是统一调配的:“所有应急物资,县公司不够的市公司统筹,市公司没有的向省公司申请。”
在全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大力支持下,截至7月24日15时,包括被水冲毁的变电站在内,永年县4座停运变电站全部恢复投运,2条35千伏线路、63条10千伏线路成功投运,恢复送电11.2万余户。
“来电了!”7月28日21时30分,经过数天的连续奋战,井陉县受灾最重的乡镇——辛庄乡剩余的7个村全面恢复供电。
这7个村就是河北南网供电线路抢通最后的“孤岛”。这里地处深山区,山高谷深,塌方路段较多,且布满碎石积水,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给抢修设备材料运输带来巨大困难。
为了早日抢通,省电力公司紧急调增人员、物资和装备,井陉县公司及各支援县公司共80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了35支抢修突击队,奔赴各个受灾严重的村,全线打响抢通辛庄乡供电的攻坚战。
突击队员克服道路不通、通讯中断、设施损毁严重等困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采取徒步进山、手拉肩扛等方式,携带设备、物资进入抢修现场,加班加点进行全面恢复送电攻坚。
交通、供电、通讯等部门的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突如其来的大灾大难,对这些部门所负责的基础设施是一种考验,对他们的组织调动能力也是一种考验。“7·19”洪水,就以这样的方式把考验摆到了上述部门的面前。
7月31日17时30分,邢台县熊户村连通外界的唯一一条道路终于抢通了。全省1435个断交村至此全部抢通。
骑上摩托,开上三轮……尽管已近傍晚,熊户村村民还是忍不住地兴奋,纷纷出村采购急需的物资,探望受灾的亲友,接回被困在外的家人。
自从上游的野沟门水库开始泄洪,村东这条南野河就将熊户村的270多位村民困在了河的另一侧。将军墓镇和邢台市一爱心组织前后两次向村里送来的救援物资,都是靠村民蹚着齐胸的河水扛过去的。
当熊户村270多位村民被洪水所困的同时,当地的交通部门也陷入了困扰中:眼瞅着差不多所有断交村都已抢通,而抢通熊户村的工程却无法启动。
“这个村被冲毁的道路有近300米长,因为恰好处于泄洪通道上,只有等到泄洪水量变小才能恢复建设。”邢台县邢汾高速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梁东参与了这段道路的抢通。他说,在省市专家指导下,并且得到了上游水库的支持,通过改造河道等方式,才确保了这最后一个村庄的道路抢通。
抢通的道路比原来高了三四米,望着这段由两层水泥管涵构建起的新道路,熊户村村支书马喜林心里有底了,他说:“再来暴雨,我们也不怕出不去村了!”
立足长远谋重建
“今晚怕是要有洪灾啊,我们得赶快去巡视一下白马河河道内那两根电杆。”7月19日下午5时许,已经忙了一天的邢台县供电公司晏家屯供电所所长陈明海坐不住了,冒雨赶往白马河。
白马河是邢台县的主要河道之一,经历过1996年洪灾的陈明海预感到白马河水位会很快涨上来,如果河道里的电杆带电发生倒杆断线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马上采取停电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眼瞅着白马河水位半个小时内上涨了近1米,陈明海果断采取了主动停电措施。5分钟后,白马河洪峰达到了警戒线。
在本次洪灾中,为了避免更大的危险发生,河北南网有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主动停电。
让危险停止在危险发生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视察时强调,要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而今,这样的要求正在落实到河北各项基础设施的灾后重建工作之中。
在省交通厅制定的方案中,特别强调灾后重建要与提高防洪抗灾能力相结合,加强桥梁、防护排水工程,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提高抵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本次洪灾暴露出现有洪水治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也提供了进行灾后重建的重要方向。业界人士建议,重建工作必须改变各种工程占用河道的情况,减少和避免“路电讯”因灾受损,让这些基础设施在灾难面前更“坚强”。
“我们的电网建设每年都要投入几十亿元,今年开始,这一数字更是上升为80亿元到100亿元。”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北正在进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这一建设已带来初步效果,那就是在本次洪灾中,主网没有遭受损失,没造成大面积停电。
而在交通系统,派往主要受灾市的工作组会同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专家组深入一线,已经开始对干线公路水毁点段进行现场踏勘,对受损桥涵、重要塌方点段进行详细检查和原因分析,为恢复重建工作奠定基础。
在部署这项工作时,省交通厅厅长高金浩表示,一定要坚持科学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水平、高标准搞好灾后重建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开展灾后重建。
省交通厅提出了奋战100天,打赢恢复重建攻坚战的目标,提出到10月底,受损国道、省道、重要县道基本恢复灾前通行能力;农村公路基本恢复路基和部分路面工程,基本保证生产生活车辆正常通行。
鉴于道路工程建设需要时间,交通部门计划,2017年6月底前,完善防护工程,恢复建设的路段达到灾前通行能力;2017年底,严重水毁的道路、桥梁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而在省电力公司已经启动的电网灾后重建工作中,则特别强调,要逐渐消除水灾对电网设施造成的各类安全隐患。为此而展开的安全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三查三强化”的工作原则:查责任落实、查基础管理、查风险隐患,强化制度执行、强化反违章措施落实、强化责任追究。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