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
六、构建合理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
(十三)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通过直接引进、公开选拔、聘任、挂职等办法,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对引进人才原在省外获得的专家称号、专业技术职务予以相应承认。非本人原因未能从原单位办理有关手续的人才,经调查认证后兑现相关待遇。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流动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十四)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在冀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代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档案工资和专业技术职务正常晋升。期满重返原单位的,工龄连续计算。高校、科研院所人员到企业兼职,可按规定领取相应报酬或奖励。鼓励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照组织批准、个人自愿、双向选择原则,离岗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发展,不在兼职企业领取任何报酬和投资入股,离岗期限3年,机关原待遇不变。允许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规定辞职领办企业或自主创业,做好社保、职称评聘等接续工作。
(十五)促进人才向开发区、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流动。推进开发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鼓励支持开发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扩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弘扬李保国精神,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为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提供服务,服务期间提高基层补助,符合晋升上一级职称条件的可不受岗位设置限制直接评聘职称。实施人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适当提高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补助标准。
七、建立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
(十六)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按照“互为所用、融合提升、实现多赢”要求,围绕我省“三区一基地”发展定位,与京津一起制定实施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三地人才协同发展。健全完善京津冀人才工作协调机制,搭建人才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在京津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器,吸引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中试基地。建立区域资源共享的京津冀专家人才库、科技成果库、需求信息库。推进区域人才评价标准和资格证书互认制度。推动区域口岸过境免签政策互联互通,对部分国家人员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十七)实施区域特色人才工程。大力实施冬奥人才计划。推进我省冰雪运动、专职救护、雪场建造维护、场馆运营等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张承地区自然资源与环京津区位优势,培养聚集一批健康、养生、养老、旅游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推进生态休闲、健康养老社区等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引智共建蓝天计划”,加强京津冀区域环境人才交流合作。
八、健全服务人才发展保障机制
(十八)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统筹整合各类人才资金,各级财政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完善人才资金管理使用评价机制。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合理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
(十九)给予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要素支持。打造高水平技术创新和中试平台,支持建设一批科学家领衔的新型产业研究院。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自主或产学研用合作建设研发机构。凡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财政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人才团队建设资金。各设区市及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托开发区建设功能齐全、服务完备、各具特色的高层次人才生态型创新创业园区。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年预留土地指标,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确保项目带土地指标直接落地。
(二十)推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加强人才服务窗口建设,省市两级设立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人才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河北人才服务“绿卡”,为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社保、医疗、住房、乘车等方面提供便利。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协助解决人才个性化需求。将外籍人才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服务纳入“绿卡”服务范围。
九、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二十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工作规则,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人才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专门人才工作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予以明确和保障。理顺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方案。
(二十二)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研究制定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以人才投入强度、人才数量素质、人才成果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重要内容,列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十三)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机制,实行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健全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一线人才医疗保健制度。实行人才荣誉激励制度。建立人才工作常态化宣传制度,加强优秀人才典型宣传,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积极改革探索,加强指导监督,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制定实施细则,推动相关改革措施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