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践行新的发展理念 节约集约用好土地(2)
临西县:为项目用地把脉 实现产业集聚
临西是个小县,人口、土地面积少。临西又是全国最大的轴承商贸集散地,因轴承产业享誉海外。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对于节约集约用地,临西有着更为深切地感受。
“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县有7个轴承市场,大多分布在各乡镇,经营比较分散,轴承商户交易非常麻烦,由于交易时间有限,只能像集市一样,每隔五天一个集,平时没有办法进行交易。”临西县轴承大世界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振宇回忆说。
不仅交易不便,临西县3个较大轴承交易市场的占地面积就达到1500亩,由于功能单一、设施简陋,大多为露天平台经营,导致市场利用率极低,大量占用土地,也不利于产业的整体提升。
这种粗放发展、浪费土地的方式不改变,临西轴承产业做大做强的梦想就难以实现。近年来,临西县采取以“土地集中”促“市场集中”的做法,动工建设“中国轴承大世界”市场,仅用500亩土地就满足了全县轴承产品的交易场地需求,比过去分散经营节约上千亩土地,还使轴承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临西县中国轴承大世界商户李春岗高兴地告诉笔者,自从临西轴承大世界搬迁改造升级后,临西轴承整合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拿市场采购一项来说,客户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型号,采购起来非常方便,商家的经营和物流配送也更加便利,商户挣钱也比原来容易多了。
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像“中国轴承大世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光明集团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告诉笔者,企业生产食用菌,其培育时间和生产周期约一个月左右,占地面积较大。项目建设之初,经过设计测算,大约需要近千亩的土地。
但当企业向临西县提出项目供地的需求时,临西县国土资源局并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做起了企业的工作。
“我们的想法是规划定方向、项目定土地、投资定面积、土地定产出。”临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赵安海说。按照这一原则,该县与项目方积极沟通,从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占比、绿地率等五项指标入手,优化调整项目用地的整体布局,确保建筑物建设紧凑、利用无闲置。
不仅要规范用地,还要帮助企业破解用地难题,服务企业发展。他们帮助企业聘请设计专家,对项目生产设备,全部采用室内“立体化”安装。针对食用菌培养车间数量多、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他们还提出了建设复式多用途生产车间和室内高层密集型食用菌培养架构的设想。
“这一设想迅速得到我们的认同,项目建成后,不但为企业节约了30多万元的建设成本费用,而且节约了50多亩建设用地。”王健笑呵呵地说。如今,他们的项目规划用地从580亩减少到现在的360亩,土地节约使用率达到47%,成为当地节约集约用地的项目典范。
肃宁县:调整用地结构 科学合理供地
“看,这是厨房、小院、餐厅,家里住上了4室2厅的新房子,宽敞明亮。”肃宁县南甘河村村民苑少飞指着家里的户型图,高兴地给笔者介绍起新民居的情况。像这样的连排别墅或住宅,早已成为肃宁县南甘河村村民家中的标配。
南甘河村的大变化,是因为这里刚刚进行了城中村改造。过去的破旧房屋换成了现在的联排别墅,水电暖等设施实现集中供应,既方便村民,又改善环境,赢得乡亲们的齐声赞扬。
“俺们村200多户,拆迁以前道路坑洼、房屋破旧,总占地面积达到198亩,拆迁改造之后占地面积减少将近一百亩,只占了90多亩地。”肃宁县南甘河村党支部书记田志乾说。
这个县在城中村改造中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在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上也取得较大成效。
5月20日,站在一排排的厂房前,望着粗细不一的钢管,任德管业生产管理负责人朱斌来告诉笔者,如何堆放产品物料曾是企业的一块心病。
由于管材规格不一、长短各异,存储产品时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之前,企业的产品出厂前都是在地上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厂房和空地。
去年,经过肃宁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协调后,这家企业开始设计建设立体货架堆放产品,一下解决了管材产品占地过多、存放成本较高的难题。如今,在新建的仓库里,管材产品一层层码放、整齐有序,原来需要300多亩仓储土地也变成了现在的140亩。
“当前,一些企业有这样的想法,多拿地,不仅空间能富余,还能建成花园式厂房,形象看起来也比较好。”肃宁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赵建龙说,但对于国土部门来讲,我们就要依法依规供应土地,既要留出土地让企业建好厂房、方便生产,也要科学合理供应土地。
近年来,肃宁县严格按照“立足内涵挖潜、推进节约集约”的理念,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作为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凝聚社会合力的重要抓手,注重挖潜节约,努力盘活存量,强化综合整治,通过科学谋划、广泛宣传,以砖瓦窑复垦、“城中村”改造、土地整治等工作为重点,找准高效利用土地的切入点,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高效发展。
这个县注重产业用地综合效益及用地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为产业集聚区发展预留空间。同时,强化约束机制,促进产业集聚区高水平发展。按照“交通优先、配套共享、宜居、生态、文化、集约”的理念,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肃宁县还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建设,按照县城建设详规对低效利用的旧城区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改变传统分散建房为集中建房,最大限度节约用地。目前,三个项目共改造旧城区土地面积1001.47亩,盘活建设用地面积680.57亩。
馆陶县:利用空闲宅基地 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把空闲宅基地集中起来利用,让翟庄村建成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原来俺村垃圾满地、尘土乱飞,现在豆花坊、咖啡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通过利用空闲民居改建而成,村内的环境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近日,馆陶县翟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维岭高兴地告诉笔者。
翟庄村占地360亩、1100多人,近年来,村里多数耕地用于黄瓜种植,目前建有黄瓜大棚1000多个,去年销售额达到4.2亿元,形成产、销一条龙的黄瓜种植及经营模式,乡亲们逐渐富裕起来。
但是,富裕起来的翟庄村村民也有一块心病。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村庄规划滞后等原因,这个村在新建住宅过程中,大部分都集中建在了村庄外围,村内的旧宅老宅逐渐废弃,形成了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这种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被形象地称为“空心村”。
5月20日,笔者在这个村走访时发现,翟庄村村中心破旧不堪的景象不见了,原来的闲散宅基地被全部利用起来,改建为花园、草地,废弃民宅被建设成黄瓜博物馆、村史馆、酒坊、咖啡屋等文化休闲设施,不仅方便了村民生活,更吸引了城里人观光旅游。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馆陶县实施的空心村改造工程,把翟庄村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美丽乡村——黄瓜小镇。
在馆陶县,不仅闲散宅基地有了新用途,散布在全县各村的废弃坑塘也派上了大用场。过去,这些坑塘多数成为垃圾堆放点,既影响环境又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去年,馆陶县整治了31个废弃坑塘,将其中20处复垦为耕地,其余11处则根据实际情况,建成村民健身广场和儿童游乐场所。
馆陶县在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注重在“补”上下工夫,在“创”上用力气,下大力开展了村庄闲散废弃地复垦工程,把能够复垦的空地进行复垦,把复垦代价较大的坑塘合理利用,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又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
馆陶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丁付超介绍,通过摸底调查,全县闲散宅基地面积4000多亩,去年一年整理出600多亩,一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农村用地难题,另一部分通过增减挂钩,解决部分建设用地指标,可谓一举两得。
抚宁区:节约集约用地 农民获收益
香营庄,别看名字叫得好听,实际却是远近闻名的脏乱村。5月25日,谈起自己村的过去,秦皇岛市抚宁区香营庄村民单广告诉笔者,过去村民们住的房,都是破破烂烂,街道两边堆杂物,乡亲们都没法行走。
现在的香营庄可谓名副其实。笔者在这里看到,十几栋多层楼房整洁明亮,煤炉取暖变成了集中供热,休闲广场上绿树成荫、水波荡漾,还不时传来聊天村民的朗朗笑声……
前些年,香营庄1800多口人,靠着1000多亩耕地维持生计,如果不靠出门打工,日子过得很“紧”,手头并不宽裕。如今,通过城中村改造,村民们不仅住上了新民居,节约的土地还能让每人每年拿到几千元的分红收入。
“通过城中村改建,农民以集体土地来入股,集体建设新民居门脸商铺,租金由村集体集中管理,不仅解决了日常开支,剩下的还可以分红。一年下来,每个人有几千元的收入。”单广说。
据香营庄党支部书记倪建军介绍,过去老村址占地338亩,通过城中村改建,现在村庄占地面积仅有104.76亩。之后,我们再把节余土地进行流转,用于建设市政公园等公共设施,村里还建设经营了10000平方米的商业门店,现在市值预计在1亿元左右,每年的门店出租能有近百万元收入,再加上集体的公共积累2000多万元,村集体收益达到200多万元/年。
一些城中村通过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不错的收益,那么一些远离城区的村庄节约集约用地有什么动力呢?
张各前村,距离市区较远,又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节约集约用地的空间看似不大,但通过创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式,解决了乡亲们的心头事。
据了解,张各前村共有397户、1284口人。是当地的大村庄。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村占地549亩,一家一户的建房子用地多、占地大,造成了土地浪费。“由于国家严控用地审批,俺们村从2013年以后就再也没有批过一份宅基地,村里乡亲们的意见很大,因为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需要盖房子、娶媳妇,没有宅基地就没法建房。”张各前村党支部书记郭树成说。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秦皇岛市抚宁区想出了让老百姓在集体土地上集资建楼房的想法。有了想法,还得依法依规办理,在征得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认可后,他们设计了一条以村集体为主体,申请宅基地使用指标,把过去倒闭的村集体企业闲置用地置换,解决村民宅基地使用难题的方案。
“过去一户宅子占二分地,加上房屋前后过道大概需要四五分。我们估算了一下,全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村民就得占70多亩地,而采用新方案,只用19亩地就解决了全村148户居民的建房需求。”郭树成说。目前,一期开工建设6栋、94套新民居,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腾出的旧民居将积极鼓励村民复垦,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目的。
(图文/王宣龙、苗晓昕、姜慧婕)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