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河北省财政厅:好机制带来作风大转变(2)

时间:2016-06-02 18:2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忙拉票”成为了“忙拉套”

省财政厅预算处的李明雨,被誉为“拼命三郎”,今年他到厅里还不满四年,就被确定为副处长人选。这样的结果不但没有引起一点争议,大家反而是心服口服。

李明雨承担着大量预算改革和绩效管理攻坚任务,省财政厅几乎每一项新的政策出台,都有他的参与,经常是加班加点。连续两年,李明雨在年度绩效考评中排名第一。

2015年初,省财政厅选拔任用了20名处级干部。2016年春节前后,省财政厅又进行了一次干部调整和岗位交流,其中3名处室主要负责人主动让贤,15名干部被提拔重用,46名干部交流了工作岗位。

绩效管理打破了“论资排辈”,让分数说话,让每个人都有了盼头。

绩效管理是否有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财政厅将单位绩效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年度考核以及实施惩戒的主要依据,将个人绩效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评先评优、学习培训和其他奖励的重要依据。

干部评先选优和职务晋升,个人绩效考评排名在所在队列前列是必要条件。比如,职务晋升的比例是1∶5,即晋升1名行政副处级干部,参加职务竞争的同志年度绩效考评要在行政队列排名前5位方可参加竞争,否则连资格都没有。这样,便树立了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兢兢业业有出路、老老实实不吃亏的鲜明导向,得到全厅干部上上下下的高度认同。

对此,省财政厅人事处副处长马桂生深有体会。他说,以往提拔干部前或多或少存在着“拉票”现象,实行绩效管理以后,这些现象没有了,干部们真正将“忙拉票”转变成了“忙拉套”。每位同志只要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就会得到“位子”和“面子”。

绩效管理,既是“导航仪”,也是“紧箍咒”。

去年,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工作人员修宗睿有些苦恼,因为他负责的一项资金拨付比要求进度慢了几天,虽然是职能部门的客观原因,但还是被扣了分,导致绩效排名下降。

而在今年,他早早地“上了弦”,年初就与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联系,催促赶紧做好资金准备工作。“今年无论如何都不能慢了,因为绩效盯着呢。”修宗睿说。

出实招、动真格,省财政厅把正向激励与问责惩戒结合起来,奖罚分明、考而有用,形成了勤者、能者、善者、成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和导向,增强了全员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改变了以往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绩效文化。

“转作风”带来了“提效能”

309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这是去年省人社厅在就业、社保、人才三方面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的成绩。

对此,省人社厅财务处处长张宗昌并没有“邀功”,而是将其归结于省财政厅绩效管理的施行。

张宗昌说,“绩效管理促使省财政厅的各级干部都千方百计来帮助我们完成工作。省财政厅社保处和省人社厅干部一起赴北京争取政策和资金,有时着急就连夜加班加点准备材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取得了这样的成效。”

不仅仅是效率的大提升,绩效管理更带来思路的大转变。

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王红卫感触颇深:“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思想观念变了,由过去‘钱到才干,没钱可以不干’到现在变成为相关部门的事业着想,真心实意地出主意,想办法。”

2015年,省教育厅着眼于推进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了《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国务院规定是2016年开始执行,而我省比国务院规定整整提前了一年。正是因为省财政厅主动找资金,和省教育厅一起研究出台政策,我省才早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许多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人还反映,以前是部门跑财政要钱,现在是财政催着部门赶支出进度,以实现早支出早见效。

5月13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全国绩效管理研究会组织在石家庄召开了河北省财政厅标准化绩效管理考察调研和专题讨论会。专家们表示,财政部门联系着党和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多个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职责。在这样一个单位施行绩效管理,不仅会转变本部门工作作风,提升本部门的效率,更会带来全省各方面工作效能的提高,促进全省各个领域的发展。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