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突破看河钢:“严冬”孕育竞争力(2)
“转”出新模式
【改革哪能不涉及利益调整、触碰矛盾?要彻底颠覆高盈利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式,为提升竞争力减负清障】
适应经济新常态,高盈利期遗留下来的传统经营模式必须转变!
然而,知易行难。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就要触碰矛盾,实际执行起来谈何容易!起初,有的单位无动于衷,有的单位徘徊、张望,动作不大。
破釜沉舟,集团果断“断奶”:2014年起实行严酷的资金管理,各子分公司在不合理的成本削减完之前,决不能增加一分钱贷款。
刚性措施,倒逼子分公司直面挑战。
钱从哪里来?只有“华山一条路”:全面清理整顿“三外”费用和中间流通环节,建立低资金保障条件下全新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
这果然是一个巨大的空间!
高炉“爱吃”的高价巴西细粉、特级焦等被“斤斤计较”甚至完全停用,过去不愿使用的印尼海砂等被当成主要配料;
依法依规清退22258名外雇人员,年降低费用8亿元;
清理1310个经营流通环节中间商,压减75%,年降低费用近6亿元……
2014年,河钢上下顶住市场持续低迷、资金紧张的巨大压力,在行业平均新增贷款率29%的情况下,集团全年同比减少贷款270亿元,三大经营公司合计实现降本增效40亿元。一整套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全面建立。
河钢的成本越来越“干净”了,但还远没到松口气的时候。今年8月,在年初制定降成本指标的基础上,集团再次下达今年后5个月的降成本指标,倒逼各子分公司继续挤压“水分”,某些成本指标必须清零。
今天向自己“开刀”,正是为了明天的身康体健。以优化成本结构为引领,河钢不仅拿回了一大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深层次的颠覆性改变,为提升竞争力减负清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