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谋定思变舞正酣(4)
曹妃甸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本报记者 祝惠春摄
京津冀启动三地充电设施协同建设联合行动。7月30日,工作人员在京沪高速马驹桥服务区介绍已经安装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京津冀是全国路网密度最高、交通运输最繁忙的地区之一,但河北的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北京的一半、天津的三分之一;河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天津港的十分之一;民航航班密度更远低于京津。北京是全国交通运输的中心之一,承担了大量的客货中转和过境运输,交通压力急需疏解。本报采访组奔赴京津冀三地调研,深刻体会到了“轨道上的京津冀”日进千里的变化
51分钟!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到沧州如此之快。高铁、亿吨大港黄骅港,让沧州一跃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节点。
在天津宝坻,京唐(北京—唐山)城际高铁和京滨(北京—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高铁都已规划在宝坻设枢纽站。天津宝坻区委书记陈浙闽说:“以后北京到宝坻20分钟,交通一体化给宝坻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河北蓟县,京蓟城际铁路列车开通,蓟县正式加入首都“1小时经济圈”。单程票价14.5元,又快又便宜,每天1000人次,满座率达60%至70%,蓟县旅游迎来井喷,不再“养在深山人不知”。
在天津武清,探索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香河的区域公交互联互通,目前已完成大沙河公交场站选址工作,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三地公交枢纽。由于交通改善,这块京津冀接壤处的“北京金三角”一跃成为投资安居热土。
交通通,一通百通。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交通要真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官。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统筹协调小组去年4月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在规划编制、政策协调、建设推进、运输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适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升级转型需要,按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状化,全覆盖的交通网络的大幕已然拉开。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