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打造山清水秀的河北(3)
“一定要让生态美起来。”在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我省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整体修复。在大生态、大治理的框架下,一系列重量级攻坚工程加速推进——
碧水清流美景可期。我省今年投资14亿元,重点对承德武烈河、保定龙泉河等14条重污染河流进行治理。还将投资3.7亿元对白洋淀进行综合治理,投资3.8亿元抓好衡水湖污染治理项目。
青山如黛令人向往。2月,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启动,今年总投资191亿多元,重点抓好国家工程造林、廊道绿化、城市绿化、村庄绿化,预计全年完成造林任务4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张承生态涵养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京津保城市间生态过渡带正在全力建设。
碧海金沙有望再现。今年全省投资60.5亿元,对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实施污染治理工程,年底实现入海河口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Ⅰ、Ⅱ类海水海域面积达到95%以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2014年至2017年,是我省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期。我省提出,要通过重点工程,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以打造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为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治理成效初显——
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激励机制日趋完善,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针对华北制药集团华药股份公司、华栾有限公司环境违法问题,省环保厅约谈了当地政府和企业负责人,提出整治要求;
邢台市查处建滔焦化、德龙钢铁、中煤旭阳、邢台钢铁等企业偷排偷放违法行为;
沧州市对青县王进非法倾倒盐酸等九起污染环境案件进行公开宣判……随着生态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我省快侦快破了一批重大案件,铁腕治污的“河北经验”受到环保部、公安部通报表彰。
环保行动的提速,来源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激励机制日趋完善。
政绩考核绿起来。省政府与各市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改变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模式,在干部考核中,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权重,加大对造成雾霾天气主要排放物削减率的考核。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