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河北扶贫攻坚再啃硬骨头:实施精准扶贫 增强内生动力(2)

时间:2014-08-14 11:1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这些“硬骨头”必须啃下!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注重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以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富民产业百花齐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沧州肃宁县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设施蔬菜产业,形成百里棚菜长廊产业集群片区,产值达18亿元,带动几万群众脱贫;保定阜平引进了省建投等企业进行开发,发展核桃、养殖等……贫困地区普遍形成了县有龙头带动、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新格局。

改革扶贫机制,破解市场难题

——探索五位一体、股份合作等机制,市场要素不断涌入贫困地区

这是农民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片段——2012年,赤城雕鹗镇黎家堡村决定发展生猪养殖,村支书陈桂禄却急得团团转,没本钱、没技术,销售也是个大麻烦,怎么办?

当小生产与大市场初次相遇,资金、信息、销售等市场难题也扑面而来,破解这些难题成为扶贫攻坚面临的一大时代课题。

打开局面,唯有革故鼎新!

省委书记周本顺强调,我省各地在扶贫开发中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最根本的经验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扶贫开发新机制。

与这样的战略思考相契合,赤城“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五位一体的扶贫新模式应势而生,市场难题迎刃而解。黎家堡村引进了坤淼生猪养殖公司,政府支持100万元,担保公司担保贷款500万元,公司投入700万元,村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生猪养殖,农民月收入可达2000多元。

实践表明,只要有了好机制、好办法,就能清除诸多“拦路虎”,脱贫致富就不是难题。省扶贫办主任李剑方说。

丰宁就是通过改革扶贫机制,推行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破解了农民缺乏经营资本的难题。贫困群众以扶贫资金等入股丰宁缘天然乳品公司,共1万多贫困人口参与进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群众按股份进行分红。

对于赤城和丰宁等的做法,省扶贫办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破解多种市场难题的有效途径。

同样遵循改革创新的原则,各地攻坚克难的好模式层出不穷:威县积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探索构建土地出租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股金的新兴运作模式。巨鹿县创建“两个组织”信贷扶贫模式,利用干部集体担保+农户分组互保的双保险模式,破解贫困户贷款难题……

市场主体随之发展、壮大,更多百姓敲开小康门。截至目前,我省培育了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4家,带动20多万户走上小康路。

相关新闻:

田向利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

田向利在专题调度会上强调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

光启军民融合重大项目落户雄安

赵克志出席签约仪式 许勤刘若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在石家庄召开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