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四模式破题(3)

时间:2014-07-02 11:3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模式4

津冀合作医保先行

像上述燕达医院的遭遇一样,绝大多数在京工作的河北人,宁愿绕远也要医在北京,其中的医保门槛确实存在。

在众多的京津冀医疗合作中,天津市肿瘤医院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保先行”的做法值得思考。

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王平介绍,在与沧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的同时,他们还与当地社会保障事业管理局、卫生局等共同签署协议,旨在破除医保报销难题。

除了天津肿瘤医院的专家坐诊、技术指导等常规合作,天津方面与沧州社保局的医保协议、与沧州卫生局的新农合协议,让河北患者不仅享受到优质医疗,还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

声音

打通京津冀医疗资源刻不容缓

河北患者:

医疗条件致“用脚投票”

“能在家看好,我也不想去北京啊。”涿州市东城坊镇的李兰,丈夫一次在工地中被电击伤,全身皮肤大面积烧伤,从涿州到保定转了几家医院医生都建议去北京看,她认为大家选择北京的医院也属无奈之举。

“镇上条件好些的,就是孩子有个感冒发烧,也都去北京看。”李兰说。“方便、能看好病、更高的报销比例”,这是所有患者的根本诉求,然而在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的巨大差异下,这三个诉求的实现,对于京冀百姓却势如登天。

北京医生:

长期异地坐诊不合适

北京某医院的老刘便是坐诊河北的医生之一,对于他来说,他直言两地的坐诊日子相当受罪,他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合作方式。

“路上的时间不说,最实际的还是补贴不多、风险巨大。”他直言,异地坐诊不仅会影响在原单位的收入,而且医院相对补贴不够,外出坐诊大多是“个人奉献”,而碰到外地手术项目,众多医生还要承担不可预估的医疗风险。

河北医生:

留冀还是去京津?这是个问题

每天进入北京的近70万就医者中,五分之一是河北人。流失的河北患者直接造成了河北医院的青壮年医师的流失。杨婷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她告诉记者,毕业后还从事医师行业的同学中,一半以上选择了京津地区。“想象不到的是,比如在天津医科大学,组织一场大型的河北医科大学的同学会绝对不是问题。”杨婷如此形容。

高薪、进阶是吸引他们的最直接原因。“我觉着河北借力北京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要尽量留住和培养一些人才,这才能最终留住患者。”杨婷说。 (河北青年报记者黄亮)

相关新闻:

田向利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

田向利在专题调度会上强调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

光启军民融合重大项目落户雄安

赵克志出席签约仪式 许勤刘若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在石家庄召开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