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引入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新技术 用水减半产量大增(2)
建立定额管理新机制,引导农民变“要我节水”为“我要节水”
在副县长方士武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刚刚印发的“整治非法打井督查通报”,点名批评了3家企业和一家养殖场非法打井行为,并责令制止。
“要真正改变无节制用水的习惯,首先必须在源头上动真格。”方士武介绍,县里出台规定,凡是地下水位出现持续下降的地方,强行限采,不准打井。其它区域,谁想新打机井,都必须有审批手续、水资源评价结果和取水许可证,三者缺一不可。执法部门不定期进行联合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者立即取缔。
管住了井的数量,也要限制用水量。“刘荣24亩地,用水定额2880立方米。刘志运14亩地,用水定额1680立方米……”在坐落于田间地头的馒头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豆腐窑村的用水定额分配表。
习惯了大水漫灌、随意用水的农民能接受定额管理吗?
在馒头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膜下滴灌预报系统测控采集终端,“这是张北县高效节水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站长王宇亮说着,轻点鼠标,全乡各村土壤的温度湿度、不同灌溉机井的控制面积、每眼井的用水量用电量都一览无余。
“我们不仅实施了用水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对每个农户的用水量了如指掌,还实行了阶梯计价,用价格杠杆约束农民的行为,节奖超罚。”王宇亮说。
县里规定了不同灌溉方式每年的用水量,除膜下滴灌外,其它灌溉方式每年必须减少用水20立方米。定额用水范围内,不收水费,只交电费,超出定额用水加收阶梯水费。
用机制倒逼农民转变用水观念,不能光“堵”,还要“疏”。为此,张北县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划拨1000万元水利专项配套资金,用于节水工程建设,同时,整合多项涉农项目资金,在蔬菜种植区推行刷卡浇地,政府投资铺设地下输水管道、修建智能井房。
“节水工程的主要设施政府都给我们建好了,我们只需要每年换一下地膜,隔3-5年换一下PE水管就行,每亩地一年的投入也就100多元,亩均节本增效1800多元。”正在更换PE水管的王簸箕沟村村民戴军告诉记者。
节水、节电、节肥、省工、省时、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膜下滴灌的益处得到农民认可,农民从“要我节水”转变为“我要节水”。目前,全县膜下滴灌达19.17万亩。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