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提出发展“第六产业” 三产融合增值收益惠及农民

本期话题:关注“第六产业”
参与嘉宾:
省农科院院长 王慧军
省农业厅副厅长 李永山
省农业厅总农艺师 段玲玲
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张拴洋
省农业环保总站站长 唐铁朝
河北农大经贸学院院长 赵帮宏
河北亚雄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殿雄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年初,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发展农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一二三全产业链融合的“第六产业”。
什么是“第六产业”?“第六产业”与我们正在推行的三产融合有啥关联?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赵红梅
“第六产业”是个什么产业?
记者: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三产融合,我省更是明确提出发展“第六产业”,一二三产业怎样融合?它与“第六产业”有何关系?
段玲玲: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农业后继乏人、农村衰落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 2 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
王慧军:“第六产业”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与我们提倡的三产融合互动内涵一致,其概念实质是强调基于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范围拓展的产业融合。
李永山: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常态下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农业本身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有生产功能,也有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每一种功能都会衍生出无限可能。过去我们只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其实在生产过程中有多功能价值,比如植物开花期间可以观赏,结果期间可以采摘,初级农产品加工后可以走向更大市场。
唐铁朝:提倡“第六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考量。受“成本地板”不断抬升、“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的挤压,农民单靠生产环节利润有限。必须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拉长产业链条,可以细分出无限的环节和就业岗位,创造出更多新型业态,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第四期“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报名进入倒计时
- 2 清明小长假石家庄超市家电收入领跑 百货业下滑
- 3 京津冀探索保险监管一体化
- 4 邱县产权交易项目京津挂牌
- 5 京津冀三地协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 6 河北钢铁PMI创近11个月新高 市场需求出现季节
- 7 北汽新厂“落子”沧州 京冀产业协同步入“高大
- 8 邯郸转型正扬帆:让老树开新花、新芽长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