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呼唤“河北巨头”(图)(4)
拿出“河北气魄”
——强力支持市场应用和技术研发,培育“河北巨头”
“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来自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政协委员感慨地说,购买一台打磨抛光机器人需要四五十万元,期间还有3-5万元/年维护费用,用一台机器人得四五年才能收回成本,像他们这样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在感叹自己的企业用不起机器人的同时,他却很羡慕浙江省的一些同行。“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使用机器人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企业购进机器人,政府就拿出10%的财政补贴。”这位政协委员说。
这种“好事”源于2012年浙江省提出的“机器换人”战略,争取在2017年前完成3.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亿元。浙江各地也纷纷出台鼓励“机器换人”专项政策,有些地方对符合条件的“机器换人”项目补助达10%-15%。
2014年12月29日,广州市提出到2017年全市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这一比例,比两个月前公布的50%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顺德、东莞等地对骨干企业购置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可一次性给予设备购置费10%的财政补贴。
除了支持机器人应用推广,更应该扶持企业研发。“我们在江苏南通的一家合作企业,正在研发机器人专用减速机,这家企业不到200人,销售刚到2亿元,但三年时间,已累计获得当地政府近千万元的研发费用支持。”柳宝诚代表认为,河北应该拿出更细化、更有气魄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核心技术,培育领军企业。
专题:2015年河北两会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