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开滦掘文化“新矿” 老厂房改建中国音乐城(3)
文化元素的创新与提炼:井下探秘增加互动体验
煤矿工人是如何挖煤的?
对一般参观者来说,井下挖煤是一个既陌生又神秘的话题。如果能让参观者置身井下,现场体验挖煤的过程,无疑是一个绝好的创意。
创新,让开滦成功打造出“井下探秘游”,两年来,这一互动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让很多参观者印象深刻。
头戴安全帽,从开滦博物馆四层乘坐模拟“罐笼”深入70米井下,来到唐山矿建矿初期的井下工程遗址——唐山矿“半道巷”,一个个反映中国煤矿生产方式演变和矿工生产的场景,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每次下井,煤矿工人要乘坐“人车”深入到掘进面,颠簸的“人车”反映出井下工人的劳顿和艰辛。当模拟“人车”载着参观者缓缓开动,车厢前后的电子屏幕也随之开启,井下的场景清晰展现出来,为了增强真实感,设计者还设计了颠簸路段,满足了游客“煤海探秘”的心理。
当参观者穿过井下,坐在地下休闲吧小憩时,还可以来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井下探秘游’的创意设计集科普、体验、展示、休闲四大功能于一身,设计了‘时空画廊’、‘掘采再现’、‘备战备荒遗存’等20多项旅游节点,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接受矿山科普和安全教育,体验矿业文化的独特魅力。”该项目的负责人说。
对此,王立新认为,从某种角度讲,文化产业就是创意产业,一要敢想,二要善于包装,“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利用现有条件、不断想出好点子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另一个方面,要善于对文化要素进行提炼包装。”
在“井下探秘游”的纪念品销售处,小巧精致的“龙”号机车模型受到参观者的青睐。这是开滦今年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旅游纪念品。1881年,开平矿务局建造了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开滦抓住这一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包装,今年6月,“龙”号机车模型在河北省第七届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金奖。
敢想、敢干的开滦人已经将自己放在整个工业文化旅游的大链条中进行了思考和定位。按照开滦的设想,近期,他们将以30分钟车程为半径,将唐山南湖生态公园、水泥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地震博物馆等既与开滦有着历史渊源,又各自代表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不同侧面的工业旅游景点组合,形成一条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唐山市工业文化旅游链。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