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河北实验全新生态造林模式 人工林“近自然”生长(2)

时间:2014-08-08 18:1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就像一个家庭既有老人,也有小孩儿,近自然化多功能森林是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德财政合作项目负责人、森林专家Guido介绍,经营近自然化多功能森林要制定10年的森林经营规划,然后按规划营林,最终形成混交、异龄、复层结构、密度合理的“理想水源保护林”。

“近自然”造林模式解决了一般人工林的脆弱性,带来了生态和经济双重效

“按照传统,我国造林大多是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接近的人工纯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德财政合作项目技术总监智信介绍,人工纯林里树木种类极为单一,动物种类稀少,地表植被很差,容易形成火灾,也容易受到虫害。

人工纯林出现问题并不罕见。上世纪90年代,一场天牛灾害使宁夏第一代林网的8000万株杨树遭受毁灭性打击,不得不全部砍光。林业专家指出,这正是植树中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生态学原理——单一性导致脆弱性的结果。

“由于种植密度大,人工纯林的树干普遍很细,不容易长成大树,也不易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智信说。

“近自然化多功能森林避免了这些问题,项目实施后,林木长势明显改善。同时,林分结构得到优化,林下生物多样性增加。工程区植被增多,年减少土壤流失达147万吨以上。”丰宁林业局副局长王凤阳说。

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为开展生态旅游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也获得了提升。“我从今年3月开始参与营林工程,目前劳务所得1万元左右。”丁国庭已经尝到了种植近自然化多功能森林的甜头。据统计,2011年该项目开展以来,丰宁参与项目农户340户,项目直接受益人数566人,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

在更大范围复制“近自然”造林模式,需要社会资本注入和市场主体参与

“在更大范围推广‘近自然’造林模式,并不简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峻崎说。

“近自然”的推广首要的是技术和资金问题。智信说,技术上成熟只是相对的,不同地方,森林的主导功能不同,所需要的技术也不同,这就要求技术要跟当地生产结合起来。“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近自然’技术并没有一个万能的模式。”

“进行‘近自然’经营,一般密度的人工林每亩的劳务、管理、规划费用大概是200元/次,每5年要实施一次,密度较大的人工林3-4年就要实施一次,费用看似不多,但需要持续投入,投资强度总体来说并不小。”智信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引入社会资本、市场主体,设计合理的补贴机制来破解资金难题。(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曹智 通讯员姚伟强)

链接

近自然化多功能森林

近自然化多功能森林是模仿自然、接近自然的一种森林经营模式,在经营目的类型计划中使地区群落主要的本原树种得到明显表现。它并不是回归到天然的森林类型,而是尽可能使林分(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的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林型等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建立、抚育、采伐的方式同“潜在的自然植被”的关系相接近。

近自然理论基于利用森林的自然动力,也就是生态机制。其操作原则是尽量不违背自然的发展。近自然林业理论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林分越是接近自然,各树种间的关系就越和谐,与立地也就越适应,产量也就越大。

相关新闻:

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智惠再夺重量级奖项,荣膺"2017年度中国普惠金融最具竞争力企业

朱虹 山水旅游:俊伟诡特与扬优成势

“同心汇聚,开创新局”移联网信河南息县厂商洽谈会议顺利召开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