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风向标(中) 建设自贸区创新在制度(3)
促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太多,这对中国外贸阻力巨大,中国积极建设自贸区有助于中国打开外贸局面,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之一。”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专家介绍,国际上对于自贸区有两大分类,上海自贸区属于“境内关外”自贸区,即在一国领土划定一部分范围视同境外,在其中进口的不流入国内市场的商品免关税。
靠自贸区拉动疲软的进出口贸易,使自贸区成为未来中国外贸经济的主要支点。循着这一思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推动有关自贸区建设的举动频频。
中瑞自贸协定的签署在政府采购、环境、劳工与就业合作、知识产权等方面大胆探索并积极参与规则制定;中日韩自贸区在一轮轮谈判中艰难前行;中美两国在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上达成共识,继续加强世贸组织和自贸区发展的信息交流……迄今为止,中国已与东盟十国、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等1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1个自贸协定。
在“境内关外”自贸区方面,随着上海自贸区获得通过,天津申报自贸区的消息又不胫而走,厦门、深圳等地自贸区的申报消息也纷纷传出,“境内关外”自贸区将以一国对多国的形式为中国外贸打开局面。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传统的国际贸易面临转型,全球开放也出现新格局。美国相继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发展。对中国而言,实施更高层次、更大力度的开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自贸区作为浦东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认为,内外并举、双管齐下的中国自贸区将在未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
“从世界形势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使经济全球化向一个更高标准更高层次的服务贸易和跨境投资转变。这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建设上海自贸区将是我国跟上这一步伐的重要举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研究员高凌云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评价说:“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即将展开,中国外贸将向更加开放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它有助于转变中国外贸的增长方式,促进中国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
文/河北日报记者王博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