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风向标(中) 建设自贸区创新在制度(2)
制度创新是重点
上海自贸区将带来的不仅仅是政策猜想。国务院常务会议将“转变政府职能,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放在首位,显示试验区的重点不是谋求政策优惠而是制度创新。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说:“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特区也不是新区。它的意义不在于争取若干优惠政策,而旨在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制度体系,实现对投资、贸易等领域的高效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上海发展所受到的制约,很大程度上跟制度有关。因此,上海自贸区就是要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伴随着这种“制度红利”,上海自贸区会起到一个非常大的示范作用。
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所谓“负面清单”,实际上是定出一个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这种制度创新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上海自贸区这块“试验田”将探索金融、自由贸易、税收等方面的制度性创新。
根据申报方案,上海自贸区将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其中,建立非标资产的交易和转让平台,打造资产管理产业园的设想浮出水面。
如果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盘至中局,那么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带给大家的想象空间则极为广阔。先行先试构建私募股权、融资租赁、信托等多品种非标准化资产转让平台,或许对中国金融领域乃至实体经济领域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若将上述交易放在上海自贸区是最好的选择。”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对记者表示,“目前在股交中心,外商独资企业不能在国内挂牌、上市,境外投资者不能开户,在国内注册的境外机构不能投资挂牌企业,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我们期待在自贸区可以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尤其在风险可控、受众群体较少的情况下可考虑尝试。”
此外,上海市市长杨雄还曾表示,上海自贸区还正在申请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如果上海自贸区加快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那对上海打造金融中心意义重大,甚至将引领中国金融业新格局的形成。”金融专家表示。
复旦大学一位持续关注上海金融创新的专家介绍,自贸区尝试的金融创新将突破现有的金融外汇监管的条框,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赢得更多的制度红利,全面提升上海在亚太市场的竞争力。
除了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还将在自由贸易方面闯出一条新路。
据悉,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上海将推动税收创新,包括离岸贸易、金融采用低税率,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支持自贸区内企业发展,使区内中外企业享有区内贸易自由、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等五大权益。”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徐权说。
业内人士预测,受到金融和自由贸易政策的双重刺激,未来还将有更多新兴盈利模式在自贸区出现,如离岸飞机和高端设备租赁、外汇集中运营和离岸管理、航运金融和保险、国际贸易技术服务等。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