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富民 举全市之力建设“吨粮市”(2)
大名县西卫庄乡大韩道村收获夏粮 李啸摄本版撰文/常胜军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邯郸市委宣传部提供
2、瞄准良种、良法、良田,千名农技人员下基层,成方连片搞攻关
粮食增产离不开良种、良法、良田。将先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建设“吨粮市”的重要支撑。
先说良田:
在粮食生产规划上,邯郸一改以往一把抓的做法,开始成方连片搞攻关,以示范方和“超吨粮田”攻关为抓手,拉动东中西部粮食生产均衡发展。
按照每10万亩建设一个万亩高产示范方标准,在全市粮食主产县规划建设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 50个,通过高产创建,带动全市吨粮田面积2012年达到830万亩(小麦、玉米两熟播种面积),其中超吨粮田达到100万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邯郸投资实施生态水网综合开发、引黄灌区配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在引水、浇水、节水、管水上下功夫,给力“吨粮市”建设。
再说良种: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土壤、基础设施各方面的限制。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邯郸由财政补贴,在全市重点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全面推行统一供种。继2010年临漳县在全省率先实行统一品种后,2011年邯郸所有麦田在全省第一个实行统一供种,6个小麦主推品种就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邯6172”。
第三是良法:
粮食生产,科技是关键,服务是保障。邯郸深入开展“百名专家蹲村、千名技术人员包方、培训百万农民”为内容的“百千万”活动,市县乡三级1500余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吨粮市”建设第一线,做到服务到田间,指导到农户,技术到地块。
今年,全市示范方面积由10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所有示范方全面推广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深松、等行密植、播后镇压和杂草秋治等九项关键技术,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六统一服务,全市主体粮田的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3、坚持“三个不动摇”,加速农业转型升级
7.5亿元财政投入———“专家产量”变成“农家产量”,群众得实惠越来越多了。
邯郸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吨粮市”建设。2010年市财政列支“吨粮市”建设专项资金5000万元,2011年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各县、区(市)财政按1:2比例配套,市县两级财政3年共列支7.5亿元,直接用于支持“吨粮市”建设。邯郸市农业局局长暴常青说,目前,中央、省、市财政对农民种粮的各种财政补贴,已占到邯郸农民粮食种植物化成本的1/3多,有的地方甚至将近一半。“深松1亩地,省里补20元,市里补15元,自己只用掏5元,太合算了!”临漳县黄辛庄村主任黄守福说。
1500名农技人员——— 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段美生是邯郸市农技推广站站长,也是邯郸市“百千万”活动中负责黄辛庄村的驻村干部。他们重点推广了玉米种植的“一增四改一晚”技术,去年示范方单产在1400斤以上,比上年增产200斤。
市、县、乡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中间、田间地头直抓高产示范方。市县15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农村建起“科技小院”,在地头创办“田间学校”。今年6月21日上了央视《焦点访谈》的邯郸县曹乐堡村农民曹金兰说:“没有他们手把手地教,今年小麦就没有这么高的收成。”
2011年,邯郸“吨粮市”建设创造了三个“河北之最”:市县财政投入最多、粮食单产总产增幅最高、示范方建设的数量面积最大。
今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布局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吨粮市”建设成为全国“三农”工作的一个方向。
后“吨粮市”建设时期,邯郸将坚持粮食生产的责任地位、扶持政策、推进力度“三个不动摇”,粮食生产仍将是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战略任务,加速农业转型升级,向“超吨粮市”迈进,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出新贡献。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