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河北:“光盘挑战”活动从大学延伸到小学、公交公司(3)

时间:2015-01-26 21:0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社会学者李先生对“光盘行动”由衷赞赏。他希望学生们不仅活动中做到“光盘”,平时一日三餐顿顿都不剩饭菜。由行为养成习惯,由习惯养成品质,使节约粮食成为一个由心而发的自然举动。

  学者彭秀良表示,“光盘挑战”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超出了大学校园的范围,这是值得赞扬的。如何将“光盘挑战”的接力棒传递下去,使“光盘挑战”扩大到全社会,值得期许。

  首先,参与“光盘挑战”的大学或中小学要找好下一个接棒手,使这项活动长时间地持续下去,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动员力;其次,参与“光盘挑战”的单位或组织要争取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加入进来,从而对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再次,应该由各级组织出面进行发动和宣传,为“光盘挑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节俭故事

  奶奶节俭言传身教

  孙子吃饭次次光盘

  30岁的刘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生活富裕,但每次吃饭他总要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同事取笑他会持家,他却总是笑着说,这是奶奶留下的光荣传统。

  在刘先生的记忆里,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不错,父辈们都有固定的工作,奶奶家的冰箱里也总是堆满了鸡鸭鱼肉,但奶奶却从来舍不得倒剩饭,连掰下来的老白菜叶都舍不得扔掉。

  最让刘先生难忘的是,12岁那年夏天放学回家,爷爷、奶奶都下地干活了,他从桌上拿起一个馒头刚放到嘴边准备啃,却发现馒头上长了一层绿毛。“当时恶心得我差点吐出来,一气之下我把十多个长了毛的馒头倒进了垃圾桶。”刘先生说,奶奶回家发现后,竟然偷偷地把馒头又都捡了回来,“剥下那些馒头皮,一个人啃了。”

  刘先生说,起初他无法理解,常为了这个跟奶奶赌气,但直到有一次父亲提起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的那段记忆,他才彻底明白奶奶为何有这样节俭的习惯。“1960年,爷爷在外地的煤矿工作,奶奶一个人拉扯着7岁的大姑和4岁的父亲生活,家里没有口粮,奶奶把捡来的红薯藤碾成面,做成黑乎乎的饼子吃。”刘先生说,有一天下午,奶奶带着大姑下地干活,父亲饿醒后找遍家里,也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一个人坐在柴火垛上哭到了天黑,几近昏厥。“奶奶回来后,把从地边捡来的菜叶做成菜叶粥喂给父亲,才保住了父亲的命,但奶奶为了父亲和大姑却几次饿得晕倒在田间。”

  而今刘先生的奶奶已是86岁的高龄,生活中依旧非常节俭。“弟弟、妹妹吃饭掉了米粒,她都会捡起来吃。”刘先生说,受奶奶影响,他生活中一直践行着节俭精神,很少浪费。

  □文/图 记者林建树 杜倩倩 董昌 首席记者谢鑫名 通讯员 刘冉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