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河北省曝光交通违规行为 严管能否逼出“规则红利”?(3)

时间:2014-12-30 20:0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刚性执法尚存困难,遵规意识有待提高

然而,即将结束的集中治理活动也遇到一些坎儿。由于交管部门警力不足,所以像以往的集中治理一样,此次治理中刚性执法还是难以实现监管和处罚全覆盖。

12月23日中午,一位骑自行车的老大爷在石家庄市平安大街和裕华路交口闯了红灯。面对执勤协警孙大姐的劝导,老人很不乐意听,还出言讥讽:“就一破协勤,凭啥管我?交警来了再说!”随后趁着绿灯亮起,骑车迅速混进人流远去。“对违反交规的行为,只有交警具有执法权。但由于警力不足,所以对一些违规行为还无法做到及时处罚。”石家庄市长安交警大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上下班高峰期,大路口可配备两三名执勤交警,但往往应接不暇,管得了这个顾不上那个。

“着急上班赶时间,没办法”、“为啥只管我,不管别人”、“家里有急事儿,不好意思”……记者在跟随交警执法过程中看到,一些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被查处后,先是找很多理由开脱,接着软语相求不愿接受处罚。如果交警要罚款或登记个人信息,有的人不太配合甚至想强行离去,还有的登记假个人信息。“处罚行人及非机动车确实很难,处理一次机动车违规,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可处罚一个违法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者,经常得磨几十分钟嘴皮子。”邢台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马双波说,“但不处罚确实对当事人触动不大,所以这次我们尽力加大处罚的力度。”

记者从省交管局获悉,截至12月29日,全省对违规非机动车、行人的处罚达到11万余起,教育劝导15万余人次,登记违规者信息2.6万多人次。尽管治理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市民的遵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持续发力治理,方能获得“规则红利”

集中治理+处罚曝光,能否终结“中国式过马路”?对此,省交管局副局长刘东有独到的看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刘东说,集中治理强化了交通参与者的规则意识,提高了人们遵守交规的自觉性,最终带来交通更快捷、通行更顺畅、秩序更井然、出行更安全的“规则红利”。

刘东认为,树立交通规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培养人们养成遵规守矩习惯是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不能奢求毕其功于一役,而应看到每一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效果,其实都对最终促成人们养成遵规习惯大有裨益。所以,应尽力多组织这样的集中整治。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牛学勤则认为,从认知习惯来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一次罚款或曝光,可能比费尽口舌劝说上百次还管用。另外,从长远的角度看,提高处罚力度、暂扣车辆、登记信息、媒体曝光等,是一套有深远意义的组合拳,可以为今后建立交通违法记录与个人诚信记录挂钩制度奠定基础。“当这一制度最终形成后,自然就不用再大张旗鼓地公开曝光,而是直接对个人产生制约,如违规者不能享受贷款利率优惠、不能享受打折机票等。这些制约措施自然会极大促进人们养成遵规守矩意识。”牛学勤说。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