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栾城区一老爸为女儿网上写日记 8年写了9万多字(3)

时间:2014-10-20 13:4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女儿一开始不屑看

现在第一时间读帖

李清言写给女儿的《与子书》内容主要有三大类:学习、爱情和人生。基本上每一篇都有针对性。比如女儿上初中时,对老师要求上早自习的做法有意见,感觉学习太累,他就写了《磨砺是块点金石》、《宝剑锋从磨砺出》;女儿高中入学时,他写了《寄语新生》;参加家长会,得知上高中的女儿成绩下滑,内心很着急,他就写下了《相信自己》;女儿大学入学时,他写了《人生总有新篇章》;大学时与女儿通电话,得知女儿为减肥晚上不吃饭,他就写了《减肥这码事》;女儿19岁生日时,他写了《有没有那么一首歌》;女儿上大学开始谈恋爱了,他写了《大学生恋爱准则》、《年轻人的爱情误区》等。

……

李清言觉得,用文字跟女儿沟通,表达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直观,更深思熟虑,有时候还可以更委婉,比当面说教要全面。

伴随着女儿的成长,特别是女儿上大学后,李清言写《与子书》的频率逐步增加。女儿的态度,也从最初对这些文字不感兴趣,到如今每篇必看,有时候还点个赞或转发。至此,这些日记便真正成为父亲指导女儿并和女儿进行沟通的桥梁。

追溯女儿喜欢父亲《与子书》的时间,应该是她上高中的时候。一次,李清言发现女儿有早恋的苗头,深感不安,急忙写了《青春暗恋系列》,以诗歌的形式提醒女儿。他在诗中写道:“你我有一个约定,将来我们将各奔东西,这份默默无语,就是我们最好的赠予。”没想到,一向不屑看父亲日记的女儿,这次竟悄悄地读懂了父亲的意思,一切都云淡风轻地过去了。

女儿:《与子书》是灯塔,照亮我的路

李清言说,通过他的教导,闺女最大的收获是情商提高了,更加理解和体谅父母了,从不乱花钱,为了挣钱买手机,寒假不休息,即使大年初一也是如此。女儿不怕苦,不怕难,热心帮助同学,心智比同龄人要显得成熟些。将来走入社会,他也不会担心女儿。

正在西安上大学的女儿说:“小时候,我爸管我太严,逼迫我背唐诗、写日记,很少让我看电视,连动画片也很少让看。所以,我小时候写过日记《可恶的爸爸》,对爸爸表示不满。中学时,我很叛逆,经常顶撞老师和父母。父亲把他的网络日记打印出来让我看,我也不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喜欢上爸爸的《与子书》。特别是上大学后,我越发爱父亲,觉得父亲很懂我,也很了解我,每次通电话至少半个小时。因此,我成了父亲最忠实的粉丝,感觉父亲的《与子书》是我学习、生活的灯塔,照亮了我的路。”

女儿很感谢父亲,“感谢他让我喜欢上了语文和写作,让我学会了独立。从小学开始,我的作文水平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时常被老师当范文宣读。这是我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