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今日为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 祭奠英烈牢记那段历史(4)

时间:2014-09-30 09: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相关新闻

邯郸七旬老人13年为无名英烈“寻根”

□燕赵晚报记者 王彬 通讯员 刘汉承

13年前,邯郸市民王连增从市场上意外淘到一套晋冀鲁豫军区《烈士英名录》,书中详尽记载了1.9万余名抗日英烈的名单和牺牲地点。如今让这位古稀老人备感自豪和欣慰的是,他利用这套珍贵历史资料经过实地考察和反复核对,已累计为600多位长眠于河北、山西等地的无名烈士确认了身份。

意外收获一套《烈士英名录》

昨日上午,已是76岁高龄的王连增端坐在沙发上仔细翻阅着一本小册子。为了查明山西省武乡县的部分无名抗日英烈的身份,他几乎翻遍了家中收藏的所有相关历史资料和书籍。

王连增出生于武安市北山底村,父亲曾是一名地下党员,因此他对“红色收藏”情有独钟。王连增的收藏品包括不同年代的邮票、门票、报纸,以及抗战时期出版的书籍等。2001年初,王连增在河南省安阳市古玩市场意外发现一套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于1947年5月编印的《烈士英名录》,遂将之购回。

据老人介绍,这套资料共分13册,扉页上有毛泽东、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14位党政领导人的题词。书中详尽记载着八路军直属队、八路军129师、山西青年抗战决死纵队,太行、太岳地方武装1.9万多名烈士身份,包括部队名称、职务、籍贯、年龄、入伍及入党时间、参加战役牺牲的时间地点等。

对照资料为各地英烈寻根

王连增老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录进各地《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每次翻看自己收藏的《烈士英名录》,一个个看不清面目的身影便会浮现在眼前,先烈都被葬在了哪里,家人是否知道他们已经牺牲……”这些问题让老人产生成一个信念——带烈士回家,为无名者正名。

经过筛选,邱县“香城固无名烈士墓”首先被他列入寻找范畴。那场由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指挥的伏击战消灭日军200余人,我军牺牲50多人。老人经过数月奔波,通过《烈士英名录》成功将22位英魂带上“回家”的路。

2009年11月,武安市民政部门根据一位抗战时期老党员的遗嘱,在武安市阳邑镇柏林村附近挖掘出130多具无名烈士遗骨。王连增以《新华日报》刊登的消息,结合《柏林村志》记载作参考,从《烈士英名录》找到59名英烈的名字。

已为600多位无名先烈正名

邯郸老人送无名烈士“回家”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很快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山西省武乡县曾是八路军和日军作战的主要战场,数千名将士长眠在这片土地上。2014年5月份,王连增接受当地民政部门委托,参考《武乡县志》、《武乡县地方地名志》、武乡县地图等资料,通过3个多月的精心查对,核对出了在武乡县长乐村、关家垴、石门、庙阳坡等40多次战役中牺牲的558名烈士名单。

据邯郸市民间组织“红色收藏协会”副会长刘汉承介绍,13年来,王连增克服种种困难,已先后为各地600多名无名烈士确认身份。目前,老人还在继续帮助山西省武乡县查找相关信息,以便让更多抗日英烈得以魂归故里。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