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涉县一家两代25载守护左权将军墓(3)

时间:2014-09-30 09: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杨爱公和大儿媳妇李秀英在清扫左权将军墓。 张斐摄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原付川 通讯员 张 斐

6年前,子一辈接过“接力棒”

“今年9月30日是我们国家第一个烈士纪念日,眼看着就要到了,我得来看看将军墓,祭扫祭扫。”9月22日,涉县石门村86岁的杨爱公,一大早就带着大儿媳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步行半小时,来到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这座公墓背山面河,因埋葬着英名远扬的左权将军,而被当地群众称为左权将军墓。

几十年来,在老杨一家两代的悉心守护下,左权将军墓幽静整洁,松柏环抱中一座座陵墓巍然屹立,让人肃然起敬。满头白发的老杨,尽管大病初愈非常虚弱,但他仍坚持清理杂草杂物,还如数家珍地向笔者介绍着左权将军墓:“左权将军墓左侧山岭安葬的是冀南银行总行第一、二任行长高捷成、赖勤等;右侧山岭安葬的是朝鲜义勇军战士陈光华、石正等……”

25年前的1989年,老杨主动请缨义务看守将军墓。在接下来的19年中,杨爱公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每天清晨到将军墓清扫、修剪,傍晚时到将军墓查看有无火灾隐患,并清除杂草和杂物。

6年前,随着年龄的增加,再加上疾病的困扰,老杨上山有些吃力。他的大儿子杨乃堂主动要求替父分担,接过守护将军墓的“接力棒”。老杨则隔三差五地去趟将军墓,将主要精力放在给前来祭扫的人讲解英烈事迹上。老杨还把自己的一个习惯告诉儿子,每次打扫完毕后,采摘一束野花放在将军墓前。

不幸的是,今年3月,杨乃堂因车祸去世。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后,老杨决定独自一人上山扫墓。“毕竟年岁大了,他自己去总让人放心不下。”看到力不从心的老杨,大儿媳李秀英提出,她要帮老人守护好将军墓。

太行的9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中年丧偶的李秀英比往常更加忙碌,地里四亩多的庄稼,正等着她去收获,正在坐月子的二女儿,也在等着她去伺候。但不管多忙多累,每天她都要去将军墓看看。“为了让年迈的老公爹放心,为了乃堂能在九泉下得到安慰,我必须把将军墓守护好,并把‘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位普通农妇坚定地说。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