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石家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大省省会呼之欲出(2)

优化空间
降低人口密度提高生活舒适度
“你看这人多得,骑自行车等红灯也得排长队。”每逢上下班,市民赵先生一遇到红灯便会皱眉头。他说,不仅平时市区的路上人多,节假日逛公园、商场,“到哪儿都是人,这人怎么这么多啊?”
赵先生的感受并非个案。由于石家庄市主城区规模较小、发展空间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一环以内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3.27万人,二环至一环区域人口密度也高达每平方公里2万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会城市之一。
城区人口的过于集中,造成了环境质量的严重下降。由此带来的交通拥堵、生活不方便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城市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受到限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行政区划调整后,人口密度大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董葆茗说,面对发展日趋饱和的老城区,调整行政区划则是一服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的“良药”。
同时,通过区划调整,实现资源重组整合、协调发展,则是此次区划调整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专家认为,通过调整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人才整合和资产整合,从而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提升了城市的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等各种原因,使得各区(市)发展并不平衡,形成了中心城区发达、周边县(市)落后的局面,但通过此次区划调整,将进一步优化城乡结构和区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缓解这种发展的不平衡。
合理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和形象
近年来,石家庄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开展国家文明城、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
但由于受空间所限,城市的建设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在石家庄市中心城区的狭小区域内,已集中了大量的商贸企业、科研院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以及过量的人流、物流,导致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高楼密集、交通堵塞等诸多城市病显现,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形象。
另一方面,石家庄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庄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发展模式还不够集约等。
“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形象,进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董葆茗认为,调整行政区划是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布局疏朗有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最佳投资环境、最佳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
同时,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1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变成市辖区,并按照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管理,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并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整座城市的功能、品位和形象,塑造一个全新的省会城市形象。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一个关于长大的梦想。今天,站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这一历史节点上的石家庄,紧紧抓住区划调整这一难得机遇,开启自己的蝶变之旅,关于长大的梦想正充盈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极具现代魅力的大省省会呼之欲出。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