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临漳发现两座明代石刻人物碑像 距今400余年(组图)(3)

时间:2014-08-28 15:26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临漳发现两座明代石刻人物碑像 距今400余年(组图)

祠堂内两座碑像,一侧碑像已不存在

临漳发现两座明代石刻人物碑像 距今400余年(组图)

东侧碑像

  侧立任务碑像身份定性存“疑云”

  对于祠堂正中的周邦毓碑像目前都没有疑问,但侧立在一旁的站像,在学术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黄浩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一种说法认为,左右两侧的站像为周邦毓的两个学生郭朴、李秦;另一种说法认为两侧站像为周邦毓的男性后裔。据周氏22代后人周家兴回忆,当年西边站像碑存在时,东西两侧的站像碑上的文字破损就比较严重,无法辨别,所以对于两侧碑像人物原型具体为谁,至今成为了一个谜团。

  燕赵都市报记者在周氏祠堂的院落里发现,许多散落不成形的碑刻以及部分碑座,周家70多岁的周太福说,这些都是祠堂的碑文纪实,但在六十年代全部被人为砸毁用于修建桥梁,直至1995年,临漳县将周氏祠堂及墓群碑刻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才找回一些残缺的碑刻。

  明万历37年6月(1609年)周邦毓第一次编著了“周氏家谱谱训”提出昭示后人读书持家之要,即:读书足以兴家,循礼足以保家,勤俭足以持家,和顺足以齐家。并编著了“周氏源流说”,成为开创周氏族谱第一人。

  黄浩说:“周邦毓的‘持家之要’不仅指小家,而且指大家、国家,家兴才能万事兴,这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另外,周氏后裔至今保存有明代周氏家谱和皇帝诏书,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