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沧州“爱心破烂王”潘淑兰当选全国“节约之星”

时间:2014-08-28 09:2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潘淑兰站在自己的收购点院子里

潘淑兰站在自己的收购点院子里(资料图)

通讯员张莉、宋月辉 燕赵都市报记者李家伟 文/图

由中宣部宣教局指导、中国经济网开设的“节约之星”发布厅25日发布了首批“节约之星”的先进事迹。记者了解到,河北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镇卜老桥村72岁的“爱心破烂王”潘淑兰当选“节约之星”。她是8月21日踏上去北京领奖的旅途的。这位历经磨难、白手起家的“女强人”仍旧保持了可贵的朴实和一颗感恩回报的心。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宣部宣教局指导、中国经济网承办,旨在在全国大力营造力行节俭、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分别为8位“节约之星”撰写了诗词和楹联。为潘淑兰撰写的诗词是:持家废为宝,克俭德如金。慷慨济贫困,沧州感念深。为潘淑兰赠送的楹联是:三十年収废兴家全凭节俭,一辈子助人为乐无愧淑贤。

历经磨难终成“破烂王”

出生于1942年的潘淑兰是家中的独女。为了维持生计,他的父亲给地主打短工,挣点粮食;母亲常年在天津做零活,为了给潘淑兰攒下学费,往返总是步行。即使这样,一家人也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填饱肚子,潘淑兰和村里的孩子一起撸榆钱、挖野菜。为了能挣点钱供潘淑兰进学堂,父亲走街串巷卖过烧饼、糖葫芦。潘淑兰跟在父亲身边帮着点钱找钱。

父辈的勤劳节俭,童年的艰难岁月,在潘淑兰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地烙印,也成就了她顽强、坚韧、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

1962年,丈夫潘金栋作为上门女婿来到潘淑兰家。夫妻俩像两个不知疲倦的纤夫,拉着一家老小顽强地向前奔。他们到山区换红薯干,险些让当地的土匪害了命;他们披星戴月到大洼里割苇子、打猪草,天亮再赶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潘淑兰有股争强好胜劲儿,男人能干的她都能干,像脱坯、挑河、盖房这样的活儿,她从不含糊,生产队记工分,她一点不比男人少挣。她是远近闻名的“铁姑娘”。

改革开放初期,潘淑兰开始尝试做些小生意。她串街炸过油条,赶海倒过虾酱。她起早贪黑从不怕累。勤劳加上头脑灵活,使得潘淑兰家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

在几次创业的不断摸索中,潘淑兰发现了一条“收废品”的致富之路。从此,潘淑兰夫妇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收购废品,每天伴着夜色满载而归。几十年过去,潘淑兰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废品的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了三轮车,又变成了汽车。原来自家的小院儿变成了废品收购站,又变成了专门的废旧钢管收购厂。她成了远近闻名、拥有百万资产的“破烂王”。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