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的故事”融媒体报道②永远为人民谋幸福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兰翠娟、葛西劝
网友 @首发9号位man
阳光照耀着玉山脚下的唐县淑吕村。
“当年进京赶考,毛主席就曾经住在这里。”日前,淑吕村党支部书记刘占领指着一处民居说,1949年3月23日夜里,毛主席来的时候静悄悄的,没有惊动村里百姓。第二天一早走的时候,满街筒子都是出来相送的乡亲,临上车前,毛主席向大家点头微笑,挥手示意。
红砖房、瓷砖墙,已翻新的房屋与周围民居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屋后那段青灰色旧砖墙,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
“毛主席来的时候,我趴在门口看。他们说是毛主席,我还专门跑到屋里看了看照片。”今年已90岁高龄的淑吕村村民葛桂多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65年过去了,历经了岁月沧桑的葛奶奶,同样见证了淑吕村的变化与发展。“那会儿只靠种地,打的粮食少。现在不缺吃不少穿,日子越过越好,比那会儿强了不知多少。”从她的记忆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涌动在革命老区人民内心深处的鱼水深情,来自于共产党人永远为人民谋幸福的不舍追求。
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差,面对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近年来唐县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千方百计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为培育产业基础,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业、林果业、食用菌、小杂粮、劳务输出、旅游开发等特色产业。其中,林果示范片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按照该县规划,到2020年,全县果树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惠及更多老百姓。
从淑吕村向西,大约三公里的距离,就是坐落在钟鸣山下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赶考精神,体现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纪念馆馆长陈玉恩说,“我们要把赶考精神传承下去,永远为人民谋幸福。”
网友感言:
得民心者得天下,顺民心者固江山。在追随领袖的步履,一步步前行的时候,我们所受到的震撼,是那么持久,那么让我们难以平静。这,恐怕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勇敢地面对一场又一场考试的精神动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