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京津冀要美 乡村必须美(2)

时间:2014-08-21 09:5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一脉山水 阳光怎共享

反哺亟待统筹,造血扶贫呼唤创新思维

京津冀的农村,看似一样的山一样的水,其实大不同。河北的贫困地带守着大山没饭吃。

“近些年,我们县关停压缩了59家大中型企业,全面舍饲禁牧,大规模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稻改旱……”赤城县的干部说,贫困的部分原因是交通闭塞、基础条件差,部分原因是遵循生态约束政策,为京津保水源、挡风沙、送清风做出贡献。

同样的难题,首都怎么破?

北京山区的门头沟、延庆、密云等区县,也是产业发展有“红线”的生态涵养区,10余年前,与河北环首都的县,差距并不大。但最近10年,北京郊区农村发生大变化。

变化,主要缘于政府加大投入。2006年北京实施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推进街坊路硬化、安全饮水、污水处理、户厕改造和垃圾处理五项基础设施工程。“五加三”,各级财政至今已投入近3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对涵养水源、生态的郊区区县,北京市一级有充足的转移支付。

同贫困作战,河北从未停歇。仅2012年和2013年,全省每年脱贫人口都超过了100万,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受限于历史的积累、现实的财力、人口的数量,京津与河北的农村差距仍然巨大。要比照北京的力度来反哺农村,河北有心无力。

硬骨头该如何啃?

输血不可少!河北省扶贫办的政策建议和北京市主要领导的战略思考不谋而合,“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对口支援”是重合的关键词。

三地间生态补偿有过不少合作,但力度还有待加强。跨越行政区划的反哺农村,需要高层面的顶层设计,统筹安排。

造血更重要!河北省这两年以改革精神、创新思维抓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人才扶贫、社会扶贫……

钱生钱,四两拨千斤,河北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扶贫,对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每县每年给予5000万元担保资金,支持建立融资担保平台。最贫困的人连启动资金都没有。怎么办?引导金融机构用新的担保方式,用土地收益权担保,林权担保。

另一探索是发展农村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劳动的联合”。脱贫难度大的贫困家庭,将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管理经营销售“听企业的”。赤城县的黎家堡村有一家养猪公司,回乡养猪的大学生投资166万元,村集体用土地入了股,几十户贫困户也入了股,一年利润200多万元,村里分了80多万元。“老百姓过去哪见过这么多钱。”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