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打破一亩三分地 京津冀机场协同发展旅客获益最大(2)

时间:2014-07-14 11:5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市场导向——北京机场饱和外溢,津冀机场虚位以待

事实上,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已是民航运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来看一组京津冀三地主要机场的对比数据。

2013年,北京首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371.2万人次,同比增长2.2%。而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的设计能力是8262万人次,也就是说,首都机场达到了超负荷运转的程度。据统计,每天约有400个航班时刻需求由于机场保障能力不足而被拒绝。

2013年底,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石家庄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而天津机场和石家庄机场的扩建工程已近完工,均计划在今年投用,这些工程完工后,两地机场的设计能力将分别提升到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和2000万人次。与目前的实际吞吐量相比,设计能力的利用率明显不高。即使根据津冀两地机场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两地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到1700万人次和1000万人次,津冀两机场的设计能力利用率也只有68%和50%。

“一边是北京首都机场‘吃不完’,另一边是天津和河北机场‘吃不饱’,打破一亩三分地,将京津冀市场需求放在一个盘子里统筹规划,已经是京津冀区域民航发展的迫切需求。”河北机场管理集团副总经理李宁说。

竞合共赢——做好规划协调,交通一体化期待率先破题

“京津冀三地机场间形成了一种既有竞争,又可以协同互补的竞合关系。”这是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和中国民航大学共同起草的《京津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研究报告》中的结论。

该研究报告对京津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的现有基础和可行性均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细致的设计方案,目前已报送至国家民航局。报告提出,三地机场要实现协同发展,就应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和机场经营条件,确定各个机场的发展定位与分工协作关系,使区域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然而,长期以来,京津冀交通难以摆脱“肠梗阻”最大“病因”是三地各有各的诉求,利益分配是大问题。天津市发改委一位官员曾坦言,“即使天津机场已经是首都机场集团的成员机场,机场内部资源的分配也还是割裂的”,涉及三地机场航班、时刻的分配问题,问题显然只会更加复杂。

因此,无论怎样协同,除了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调节,业内人士认为,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有形之手”协调推动。

李宁建议,三地政府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引导,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正在完善中的《京津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草案)也建议,请民航局牵头,成立京津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京津冀相关部门等参加,指导各机场协同运营。

进入专题: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