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邢台古稀老人30余年搜集资料 记录牛城60年变迁(4)

时间:2014-07-13 16:0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王贵文在整理家庭档案 。

解放初期的判决书,50年前的邢台地图,上个世纪70年代后的各种票证……

40卷档案 记录牛城一甲子变迁

年逾古稀的王贵文花费了30余年搜索整理26类资料

你见过解放初期法院的判决书吗?你见过60年前老版的邢台地图吗?你见过70年代后各式各样的票证吗?当你看到年逾古稀的王贵文建的家庭档案,你就能亲自体验年代的变迁。

昨日,记者来到桥东区供电局家属院王贵文的家。他正在忙着整理档案资料。得知记者的来意,他打开他的档案柜。40本盒装的档案排列整齐。历史资料类、票券邮卡类、地图资料类、证件证书类、土地产房类、保险福利类、随笔日志类等26类档案让人目不暇接。

“这40本家庭档案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变化,也是咱邢台60年发展的缩影。”王贵文说。

记者刘敬行 文/图

一个荷包

引发家庭档案故事

说起家庭档案,竟与一个荷包有关,伴随王贵文的讲述,记者的思绪也回到了52年前。

王贵文出生在桥东区东牛角村,虽只有小学文化,却很有心眼儿,见啥稀罕啥,爱收藏一些小玩意儿。他奶奶62年去世前,交给王贵文一个荷包,告诉他:“这个要保存好,千万不能丢。”

他打开荷包,里面装的是一张发黄的法院判决书。这是奶奶打的一场宅基地官司。判决书上写的日期是1950年8月21日。盖的是河北省人民法院邢台专区分院的印。

奶奶走了,他把这个荷包和荷包里的判决书好好收藏。又过了10年,他发现家中值得珍藏的还有不少。地契、家谱、各种证劵以及来往的信件。如保存不好,很容易丢失。

于是,他收拾了一大堆,然后分门别类,装进了破口袋和旧纸箱里。

后来,他便用心开始搜集相关资料。从家中到社会,内容也越来越广范。文革时期后的图片、影像资料、历史资料、证章、老地图,还有布票、粮票、肉票、自行车票等各种票证。

一次,他发现一个单位更换档案,把老档案盒扔了。于是,他捡来视作宝贝,便把以前的档案资料分内容装进了档案盒。于是,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档案馆”。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