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京津冀多项协议开合作新局 协同发展多点落地(2)

时间:2014-08-27 12:3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框架协议圈定三大领域

盘点京津冀三地相互之间签署的协议,可以发现,交通一体化、产业链合作、环境治理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点实施的三大领域。

8月24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代表冀津双方签署了两省市《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此前,张庆伟、黄兴国还分别和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签署了同样的备忘录。

《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成为京津冀间两两合作签约的共选项,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这显示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通一体化会成为先行先试的领域。

资料显示,过去由于行政壁垒,三省市间交通规划、建设各自为政,梗阻之象颇为明显。京津冀三地之间“断头路”多达2300公里。

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8月20日,河北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处副调研员邓伟向媒体透露,目前,国家部委、三省市政府以及三地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已经分别形成了相关机制,共同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其中,交通运输部成立了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部长杨传堂亲任组长,统筹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三省市政府成立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作领导小组,三省市的交通运输部门建立起一套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分析者认为,相互签署《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意味着三省市间基本形成了达成一致的“一张图”规划。

围绕产业链条上的合作,京津冀之间所签署协议,多以原有的合作为基础,尝试探索新领域,其突出表现为将一些示范区纳入了重点合作建设的序列。

如北京和河北,就签署了《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合作协议》。

分析者认为,首钢疏解到曹妃甸,历经7年奋战,已经成为首都功能疏解的一个成功范例。而今,曹妃甸为北京市其他待疏解产业提供了空间,河北、北京再次找到了联手合作的契合点。至于首都新机场地跨京冀两地,建设临空经济合作区乃是两地共同的追求。

而中关村无疑是先进科技的代名词。不仅河北,天津市也期待能在这方面与北京市展开合作。京津两市签署了《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框架协议》,还签署了《共同推进天津未来科技城合作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

在已签署的协议中,共同应对环境问题也成为三省市共同讨论的重点话题。京津之间签署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冀津之间签署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而京冀之间则把问题进一步具体化,签署了《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