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谁来纠偏异化的“人情”

时间:2014-07-10 23:3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礼俗社会,中国百姓所热衷操办的红白喜事更是当中民俗人情的典型代表。

以红事为例:纳采、问名、择吉、纳吉、纳征、告期……一整套规则仪式成就了传统婚礼礼仪的神圣性,往大里讲,是乡风民俗,往小里讲,是家家户户的私事,行政力量本无职责插手干预。但现实是,传统的礼尚往来已变味走样,特别是一些人相互攀比办宴请,把宴请当作了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是借机敛财的工具。

纠偏异化的“人情”,武强县郭院村先是由“红白理事会”这样的村民自治组织来管理监督婚丧宴请,此后又创建村民食堂,县里的态度则是“提倡、引导、帮建”,去不去村民食堂、建不建村民食堂,都实行自愿原则,行政力量的介入并未脱离群众自治的根基。

与此同时,武强县纪委顺势而为,把村民食堂“移植”到机关食堂,建起“廉政灶”,严格落实公务接待、机关干部婚嫁等各项规定,在领导干部中间狠抓作风建设。种种举措,皆在努力统一标准,让攀比失去根基,淡化“人情”中的“钱味”,让“人情”回归伦理情感的本质。

“人情”虽变异,但其包裹着的却依然是坚固的传统内核。大多数人对大操大办深恶痛绝,但到了自己头上,往往又习惯性地参照大多数人的形式办理。因此,无论是婚事新办还是丧事简办,都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困局。此时,自上而下的规范与引导就显得更为迫切,这也是武强县推广村民食堂的意义所在。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勤俭节约风气能否重塑,村民食堂能否稳定长久,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率先垂范与严格遵守。因此,必须制定出台更有效的制度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畅通监督渠道,以党风政风引导民风的转变。如此,村民食堂才不会沦为一阵风式的运动。

文/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边慧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