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京畿重镇暗涌清风民韵(2)
清河道署沧桑之变
淮军公所拆迁修复项目也包括清河道署部分。在孟繁铜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三四百米外、位于兴华路的清河道署。在国内,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江苏徐州、四川阆中等地都存在着不成组群的道台衙署遗址,而清河道署则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道台衙门。“民国时期,清河道署曾作为军阀王占元的公馆。上个世纪70年代改为民居,现在居民也搬走了。”孟繁铜介绍说,清河道署分东、中、西三路,布局严谨,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沿线纵向串通一座大门、四套院落。共有大门、垂花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以及东路东跨院、西路西花厅院、西花厅后院等古建筑18栋。中轴线上四套院落布局规整,均为一正房两厢房,正厢之间有庑廊相连。正房(北房)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各院落两侧均开便门,以便进出。”“你看,小门上方的图案十分精致。”孟繁铜说,各院门窗全部是木雕艺术作品,各有各的基调,如后院以“方”,中院以“圆”,前院以“方圆相配”的图案为基调,造型各异、变化多端。
清河道署的建立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清王朝建立之初,保定地区连年大雨,致使“九河泛滥”、水涝成灾。作为京南重镇、畿辅要地,保定的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到皇城的安宁。因此,康熙年间,即屡派大员在华北修筑堤防。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霖雨月余,河水泛滥”,大堤决口,危害地方。雍正皇帝再派其弟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第二年,大力进行水利整修。怡亲王为加强华北地区治水管理,建议“将大名道改名清河道,移驻保定府”,主要官吏为道员,正四品,是省与府州之间主管河务的地方长官。保定周边二十余处州县旧有管理河务的大小官员统统归其调遣,后经“吏部议准”,辖保定、正定、河间三府,易、冀、赵、深、定五直隶州,仍管河务。保定府清河道由此诞生。
由于清河道署的设立,保定水患减少。据记载,整个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朝,共有111位清河道员在此任职,其中方观承、周元理、刘峨、周馥、杨士骧等9人直接升任为直隶总督。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