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无烟日”里看控烟:道德自律难挡众“烟枪”(2)

时间:2012-06-01 11:3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控烟立法缺失待弥补 “目前我省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控烟法律,我们只能是倡导和呼吁大家不要吸烟,做不到强制禁止,更没有处罚权。”5月31日,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薛玉凤对记者说。 在我省,主管控烟工作的是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而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负责业务的具体落实。而现实是,相关法令的缺失或不足导致控烟部门权限的缺失,健康教育所仅负责制定考核指标,而具体的奖惩措施由各单位自行拟定;除了不定期的抽查暗访外,健康教育所的主要工作是技术指导和培训——— 这是我省控烟工作的现状,尴尬而无奈,更是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控烟困境”。 2011年5月1日,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卫生部“80号令”)正式生效,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而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其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谁来执法?如何取证?对吸烟者进行处罚的标准是什么?这些本应与禁烟令密切配套的规定均付之阙如。 在诸多控烟人士看来,“80号令”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执行乏力,其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 2008年11月1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国际控烟大会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成不作修改地通过关于烟草包装警示语的实施准则,只有我国代表团提出反对,认为使用腐烂的肺等图片警示很困难,理由是:中国烟盒上的名山大川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放上难看的图片是“对广大公众的污辱和不尊重”,因此“尽管从法律上、健康上中国不反对,但从民族感情和文化基础上有保留意见”。 烟草业对于履行公约采用有效警示语的担心,早在此前中国烟草专卖局组织编写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案及对中国烟草影响对策研究》一书中就表露无遗:“我国烟草业的利税特别是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只占总量一成左右的高档卷烟,目前我国高档卷烟的消费中以礼品形式的转移消费占了很大份额,由于包装的巨大改变,将可能导致我国的高档卷烟从礼品形式转移消费领域快速减少或退出,还可能导致高档卷烟的价格回落。” 这个故事在控烟界广为流传,因为它反映了在如何对待控烟及烟草业态度上的一种两难心态,“如果政府不痛下决心,在控烟立法上实现突破,公共场所禁烟只能依靠道德自律,那最后就可能变成‘你禁你的,他吸他的’这种情况。”薛玉凤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