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正文

焦裕禄2.0:廖俊波的48年“樵夫”人生(2)

时间:2017-06-23 15:10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中部】

永不停息的“机器”

多位和廖俊波共事过的领导干部对廖俊波的一致评价是:敬业,工作狂。

“把工作当做生命,像这样的人,我没有碰到过几个,很少。”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晖明对澎湃新闻称。

当年在建设荣华山产业组团时,他和廖俊波同吃同住四年多时间,彼此十分了解。

他回忆称,廖俊波每天除了几个小时睡觉,似乎总是在工作。无论在办公室、工地,或者是车上都在工作,哪怕吃饭的时候,只要接到工作电话,他一讲就是半个多小时。

“半夜醒来,我经常被他吓一跳,他一个人坐在床头,拿着笔记本不知道在写些什么。”刘晖明说,“我现在还经常梦到他半夜爬起来弓着身子抄抄写写的样子。”

很享受工作过程

像一台工作机器一样永不停息,如此疯狂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他的动力来自何处?

“他是在工作当中寻找快乐,解决一个个问题,那种享受是无法用其他来比拟的。我在学校教物理,如果题目很难解,我就会全身心投入,把问题解决了,那种享受,那种快乐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林莉认为,学理科的人很享受工作过程。她试图站在一位理科生角度去解剖廖俊波。

廖俊波的老领导林小华则从成长大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廖俊波。

“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贪污腐败,可能不是一个人;一个地方出现了英雄,恐怕也不会是一个人。”林小华说,廖俊波式的领导干部出现,既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培养,也离不开当地的文化风气和社会土壤。

“在历史上,闽北文化与中原文化南迁有密切关系。在儒家文化中,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入仕服务国家,成为首选。生于闽北长于闽北的廖俊波,被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也直接融入到他为官的理念中去。”福建知名学者王利平认可林小华的说法。

“他生于闽北,长于闽北,他的内心没有离开过闽北。正因为这样,他对闽北的这块土地有特殊的感情:他的父老乡亲在这块土地,他的老师同学在这块土地,他的朋友同事在这块土地。”王利平说。

1968年8月,廖俊波出生于南平市浦城县,父亲廖芝根退休前是当地乡财政所干事。1988年9月,廖俊波考上了南平师专物理专业。

“他穿着很干净,每天上课前都要照镜子,用梳子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在男生宿舍里面,通常都比较杂乱脏,没什么人搞卫生,他经常主动干活。”廖俊波的大学同学、大埠岗中学物理教师江宝文称,他们同住一个宿舍上下铺。

全班一共58个学生,林莉年纪最小,也是最漂亮的班花。没过多久,廖俊波就开始追她了。

1990年7月,大学毕业,廖俊波没有回浦城县教书,他追随林莉到邵武市,被分配在大埠岗中学,林莉分配在桂林乡中学。

“他并没要求把女朋友调过来,认为不可能,后来我到教育局开会,跟负责人事的同志说了情况,请求把林莉调过来,好让两人在一起。我只是试着讲了一下,没想到人事处的同志很理解,当场就答应了。”原大埠岗中学校长傅以佑回忆。

一个学期后,林莉调到大埠岗中学,自此两人形影不离。

廖俊波在学校当班主任,也教物理,他表现勤快,做任何事毫无怨言。他能跟学生打成一片,也很关心学生,谁生病了,他都会特别照顾,用自己的厨房给他们热菜、煮面条。

“他教书也不错,一年下来,期末考试,全县4个乡镇、5所学校统一改卷,他常能拿第一名。”傅以佑说。

一身兼两职

1992年的一天,校长傅以佑接到镇政府办的电话,被告知镇里的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文技校”)缺一名老师,条件是:语文老师、外地人、年纪轻、文笔好。

傅以佑对在校老师情况了若指掌,全校共有六七名语文老师,要么是本地人,不符合要求,要么对工作不负责,有位语文老师,早晨九点还要敲门去请他上课,显然不能推荐。

他举荐了廖俊波,给出的评语是:工作很吃苦,任劳任怨,不会讲价钱,不会贪玩,很可靠,很扎实;至于文笔,从其工作总结、学生评语和入党申请书来看,“还可以”。

“大家对廖俊波的评价很高,认为他能胜任。”原大埠岗镇党委组织委员廖厚祥回忆。1992年7月,通过各项考核的廖俊波经大埠岗镇党委会研究决定,提任文技校教导主任、大埠岗镇党办负责人。

上个世纪90年代,文技校职责是培养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其领导班子成员总共三个,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校长是由镇长兼任,教师均从中小学教师里抽调借用,送至县成教中心或教育中心培训种植、养殖知识,结束后分到各乡镇去办培训班。

身兼两职的廖俊波并不轻松,他不但要完成文技校的工作,还要完成党办的任务。

“他的头脑很好用,很灵活,会想点子,常把培训班放到村里去办,哪个村种养搞得好,经济作物发展比较快,他就放在那里去办培训班,授完课再去参观种养大户。”廖厚祥称。

廖俊波很注意工作方法和效果。他先在村民小组挑选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培训,把他们发展成为种植、养殖大户,让他们先富起来,起到带头作用,然后影响其他的村民。

“他不但自己上课,还把市里的人叫来,手把手地教。”廖厚祥说,这说明了他具有很强的组织和调动能力。以前,大埠岗镇文技校没有名次,但在廖担任教导主任期间,文技校连续几年被评先进单位。

无论写材料、起草文件,撰写先进事迹报告、年终总结,廖俊波也都是一把好手。

“他来了后我的工作量减轻了一大半,文字材料、接待、上传下达全部交给他去做了。”时任大埠岗镇文化站站长熊木春说,廖俊波“出手快,很快入角色”。

廖俊波工作认真,白天在办公室上班,晚上住在档案室,深夜,他还在看材料。

他发挥写作和运营才华,从农民的科学致富,到优秀党员和党建工作,他都写,宣传大埠岗镇。

“他很会写材料,不断向邵武、南平、福建省乃至中央各大媒体投稿。”熊木春说,廖俊波的通讯文章从中央到地方都有采用过。

出于爱才,大埠岗镇领导原想给廖安排一个职务,不过上级有规定,但凡借调的,不是公务员,均不能安排,所以不能给他党委办公室主任职务,只能叫党办负责人。

办公室杂事多,会议安排也很难周全,但他都会做得很有条理,不会出错。以开会为例,他都会事先通知所有人,一时半会通知不到的,他都会想办法找到人,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我后来把材料、办公室和档案室钥匙,两枚党委和政府公章,包括领导私章都交给他了,他做事我很放心,敢放手。”熊木春说。

廖给大埠岗镇领导和同事留下的印象是:忠诚、厚道,靠得住。

作为党办负责人,镇党委开会研究干部任免、转户籍等问题,他都在旁边记录,为此很多人想套他的话,他都守口如瓶,绝不会乱讲。

廖俊波在接待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民众,都接待得妥妥帖帖。

“老干部来找领导,如果领导外出了,他都会倒开水,弯起腰来给他们汇报工作。老百姓来了,他心平气和给他们讲道理,最后陪着他们走出政府大门,等看不见人时再回来,这个举动让人家很感动,上访户本来找领导解决问题,结果被他充分做工作后给摆平了。”熊木春说。

认真、勤劳和灵活的工作态度,谦虚、低调和忠诚的人品,让他得到各级领导和同事赏识认可,这也是他一路能获得举荐和提拔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想用这个人”

时任邵武市长林小华下乡调研时,意外发现了搞接待工作的廖俊波。

他认为这个年轻人头脑好用、勤快,形象也不错,做起事来敏感性很强,立刻动了心思,他向大埠岗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提出,邵武市政府办还差一位秘书,希望把廖俊波借调“用一下看看”。

“很奇怪,大家都想用这个人。”熊木春半开玩笑地说。

1995年,林小华担任邵武市长,当时正好政府办公室缺人,他就叫办公室的人到乡镇一级去抽调几个人。

廖俊波在这种背景下被调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

“我在大埠岗镇政府办公室面试过他,教师出身,他在对答中体现出了很好的文化气质,且人不错,纯朴,形象好,可是后来大埠岗镇领导不舍得放人,这充分说明他人不错,你不舍得放,我就要调。”林小华说。

邵武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面试很重视,林小华和副市长等四个人在政府办会议室面试,他们从乡镇一级筛选了四个最优秀的人选调入政府办,经过了一轮淘汰,廖俊波和其他两个人留了下来。

“他首先让人放心,凡是交代的事,他会给你办得有条不紊,不容易出差错,更不会打着领导旗号去做不该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同时,他很有潜质,很有能力。”林小华说。

作为廖俊波走上仕途的“伯乐”,林小华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是领导,其次也是廖初入政坛的导师,他在工作上给予了廖充分支持和肯定,同时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成长舞台。

根据同事回忆,廖不止一次感恩这位导师。

从1996年7月至1998年11月,廖俊波从科员、副主任科员、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到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只用短短两年多时间,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

拿口镇位于邵武市东部的富屯溪畔,它成了廖基层执政生涯的“演练场”。

1998年11月,他调任拿口镇镇长。此前的6月,特大洪水袭击拿口镇,500多户受灾,其中约360户房屋倒塌。

“邵武是重灾区,拿口镇则是重中之重灾区,几乎成为一座孤岛,没东西了,空军用直升飞机向这里投放食品。”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熊贻荣对回忆,他当时任拿口镇党委书记,也是廖在邵武工作时期的老同事、老领导。

他对廖俊波的评价是:对党忠诚,做事有原则,也有方法。

到拿口镇走马上任,廖俊波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让倒房户次年春节前全部住上新房,任务艰巨。

为全面掌握情况,他在白天忙完工作后,晚上打着手电,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受灾户,没日没夜,他很快就把500多受灾户走了个遍。

这是廖俊波一直保持的务实工作态度,他相信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唯有到现场才能针对性地制订措施,哪家没劳力,谁家缺资金,他都要一手掌握情况,迅速找出关键矛盾所在,并直面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廖在走访中发现,砖块供应是制约村民住进新房的关键,邵武不少乡镇都受灾严重,大量新房建设使得砖块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不少砖厂订单排到了两个月后。

见此情形,他快速联系福州砖厂,外调了20多火车的砖头。

此招立竿见影,既稳定了市场,防止价格上涨,也解决了灾户燃眉之急,拿口镇的所有倒房户如期住上新房。

刚忙完灾后重建,一场朱坊片区的“分家”危机又在等着他。

拿口镇是由拿口和朱坊两个公社合并而来。合并后,朱坊村人口约1.3万,差不多占乡镇的一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路、卫生院、学校和银行网点均成问题。庞大的人口规模与落后基础设施形成巨大矛盾。

此外引发民怨的关键是公路,朱坊村最远一个村到镇政府将近20公里,而从拿口到朱坊村只有一条泥巴路,一下雨,满是泥泞。交通不便,让村民水果、毛竹等特产都运不出来,朱坊片区村民焦急万分。当地民众强烈反弹,并有部分人要求与拿口镇“分开”。

让拿口镇“分开”肯定不现实,唯一办法是加大对朱坊片区的基础设施投入,道路即人心,如果把泥巴路变成水泥路,或者是柏油路,方能化解矛盾。

建拿朱公路,当时也有两种方案,根据初步测算,17公里长的水泥路,修柏油路只要400万元,修水泥路将近600万元。廖俊波和交通局专家探讨后拍板:“柏油路最多保证8年时间,每年还要花近万元每公里的养护费,不如一步到位修水泥路。”

问题来了,作为乡镇一级政府,财政窘迫,当时镇每年财政收入才百把万元。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王利平与廖俊波相识在邵武前往福州的途中,当时廖三十出头,穿着西服,里是灰色鸡心领羊毛衫和白衬衫,标准的机关干部着装,一眼看去,他如沐春风,踌躇满志,浑身充满了力量,似乎有一番更宏大的事业等着他去干。当时正在拿口镇任镇长,他去福州主要是联络省里相关部门,谋求对镇里财政上的支持。

“他待人接物既干练,又让人舒适。”这是王利平当时的印象。

这种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与活动能力帮助了他。为了修建拿朱公路,他上上下下奔波了一年多,总共筹资了600余万元,这对当时乡镇一级干部而言,也有一定难度。

2001年底,一条长17公里、宽7米的拿朱公路顺利通车。这条道路至今16年了,从没再修过。

还有一件事让熊贻荣对他刮目相看。

以前拿口镇只有小学和初中,如果孩子读高中只能到县城,农村孩子通常家境拮据,无力送孩子到县城读书,加之县城学位有限,对成绩差农村孩子也不予录取。

这就造成了一个窘境,拿口镇很多农村孩子才16岁左右,读完初中后,如果考不上高中,只能打工,没满18岁,工厂还不敢收,只能在家里游荡,很容易走邪门歪道。

廖俊波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协调邵武市教育局将拿口镇高中恢复起来,哪怕农村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但起码他们能学到知识,有学校管理,不至于成为社会问题。

此事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1999年下半年,拿口镇高中恢复起来了。尽管只办了五年,后因生源少、交通条件改善及城里学位供应充足而停办,但它在过渡期帮助了不少农村孩子完成读高中梦想,这件事也从侧面说明了廖具有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哪怕高中生去当兵,与初中生去当兵,到部队后完全不一样,高中生去当兵,起码可报考军校,初中生只能去当2年义务兵。”熊贻荣说。

廖特别重视教育。1999年,他在朱坊村入户走访时得知,已经收到泉州经贸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陈艳因家庭经济困难,家人决定让她辍学打工,去镇上的竹筷厂打工挣钱。

听闻此事,他给陈艳父母做思想工作,并当场答应资助她。每年给她寄去两千多元学费,连续三年,送至大学毕业,现在陈艳已是泉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经理。

“这件事我们以前都不知道啊。”熊贻荣惊叹。

在拿口镇任职期间,廖也是最早提出“营养餐”计划的人,由政府给学校提供一笔专项资金,每天给冲刺阶段的高中毕业班学生,提供鸡蛋补充营养,此举得到上级领导认可,邵武市在全市推广“营养餐”。

“这件事并不大,但体现了一个政府责任心。” 熊贻荣称。

相关新闻: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落点”

【中国梦·践行者】他“小气”:为省钱楼顶种菜 他“大方”:毕

“农民教授”朱有勇让这个贫困小村庄有了大批“博士后”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国务院:环保税法明年1月1日起实施 明确环境保护税为地方收入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