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太行“新愚公”劈山开路谋脱贫(2)
凿掉的是挡路顽石,镂刻下的是不畏困难的雄心壮志
山区修路不比平原,道路两侧是深沟和峭壁,靠双手修路,困难可想而知。但村民们没有退缩,尽管他们当中多数人已年过半百,年龄最大的已78岁。
拓宽山路涉及占地问题,14户村民全部无偿提供。村干部赵树斌、村民刘竹林等还贡献出自家的三马车,每天到工地拉石头、运土,车辆维修、加油都是自掏腰包。刘竹林的话语中透着山里人的朴实:“修路是全村的事,大家都是出义工,俺有多大力就得出多大力,不能光想着自个儿。”
冬日的太行山,寒风刺骨,许多人的双手都被风皴裂了,但没有人叫苦喊累。山路需拓宽到3.5米才能行车,垒石堰是其中最难最险的活儿,一不小心就会磕碰受伤。村民刘有廷垒石堰时被大石板挤破手,鲜血直流,但他仅休息了3天就返回了工地。
从村庄到工地往返要一个半小时,为节省时间,大家就在工地劈柴搭灶解决午饭。留守妇女干不了重体力活,就负责平整路面、做饭。“每天背着白菜、萝卜、面条上山,中午准备近百号人的饭。”村民刘河书说。
老党员刘虎全在工地上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由于血压高加之过度劳累,一次回家途中突发脑溢血,不得不卧床休养。无法和村民一起干活儿,老人心里有些愧疚,“我把大伙儿动员起来了,自己却躺在床上休息,心里不安生啊。身体好了,我拄着拐也要上去看看!”
村民修路的壮举,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深受触动。村民刘献平专门回村拍摄了一段修路的视频,并发到微信群,倡议外出务工青年“少喝一瓶酒,少抽一包烟,省下钱支持修路”。很快,天南海北的打工青年捐款近两万元。
“老人们不顾年迈体弱,冒着严寒为子孙修路,年轻人更得冲在前面。”今年春节返乡期间,货车司机刘建利,大学生刘晶晶、刘鹏伟等主动奔向施工现场,与其他村民一起“战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蜿蜒的山路上,凿掉的是挡路顽石,镂刻下的是后池人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雄心壮志。
“连上太行山高速这条致富路,一定能尽早拔掉‘穷根’”
“一个家,一个梦;一起拼,一定赢。”后池村村民服务中心墙壁上的这句话,道出了后池人的心声。
2月11日,正月初四,在很多地方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儿中时,后池人又扛着工具出发了。“连上太行山高速这条致富路,一定能尽早拔掉‘穷根’。”村民们信心十足,满怀希冀。
“从除夕到正月初三,大伙儿就休息了4天,初四就复工了。”刘留根告诉记者,当地有不出正月不开工的传统,但今年乡亲们在家也坐不住,特别是年轻人都想利用返乡时间多出把力,多为老人们分担一点。
后池村“新愚公”开山修路的事迹,感动了邯郸的干部群众。春节前夕,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专程到后池村看望施工群众。“后池村群众自力更生、开山修路的壮举,是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诠释,是干部转变作风的生动教材。有了这种咬紧牙关、开拓进取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高宏志说。
邯郸市、涉县相关部门积极为后池村提供帮助。涉县关防乡党委书记王玉平介绍,路基完成后,县交通部门将负责路面硬化,县林业局正组织技术人员对后池村土壤土质条件进行考察,指导村民科学种植。
多方支持下,目前,后池村租来挖掘机等机械,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已修筑路基近5000米,3月底即可竣工。根据发展规划,后池村将加大荒山绿化力度,扩大核桃、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