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供给侧改革破解三农难题(6)
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主体——
今年重点培育2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6万职业农民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外出务工,农民老龄化、农业后继乏人现象日趋明显。
针对“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加强示范家庭农场建设,2016年重点培育2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鼓励兴办形式多样的农业公司,引导工商资本进入,重点发展一批“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基地”为主要形式的产加销一体化综合体。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农机购置补贴向从事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技术进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农药科学施用、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实施上给予重点倾斜。农机深松项目优先由经营面积在500亩以上、成方连片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
此外,河北省把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构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2016年培育职业农民2.6万人,到2020年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都得到培训。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建立公益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以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方式开展送教下乡,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近就地接受职业教育。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今年全省半数以上县(市)建成比较规范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中心)
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必须找准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赵金平认为,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此,省委一号文件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
今年,河北省将加快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工作,2016年全省半数以上县(市)建成比较规范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中心),2017年实现县域全覆盖。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投融资平台,分别承接银行中长期贷款,用于支持重点片区和重点村建设。围绕脱贫攻坚,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扩大资金投放,改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建立扶贫开发投融资体系,完善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围绕现代农业,用好农业产业化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政府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2016年率先建成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并正式开始运营,加快建立市县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力争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框架。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