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2020年河北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6)

时间:2016-01-13 20:00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三、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协调推进

(一)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加快建设三类村。目前全省共有4.7万个村庄,根据保留村、中心村、撤并村的情况,因村施策,分类推进。

1.对保留村,一村一策、就地改造。有9200多个保留村已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按照“修旧为主、建新为辅,保留乡村风情、改造提升品位”的要求,每年就地改造4000个左右村庄,保留现有的道路、村庄肌理,延续现有文脉,不搞大拆大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突出民居特色,塑造“一县一特”“一乡一品”的民居建筑风格。

2.对中心村,增减挂钩、联村并建。每年启动建设200个左右中心村,平均一个中心村撤并整合3-6个行政村,力争5年吸纳带动5000个左右的村庄。抓好土地复垦,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经批准将节约的指标少量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全部返还农村,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坚持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工业园区同步建设发展,通过“三区”联动实现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3.对撤并村,整合资源、有序整治。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影响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功能增强的村,实行生态移民。对空心率超过50%、剩余户少于100户的空心村,实施搬迁整治。开发有市场价值的空心村,组建农宅合作社,建设乡村酒店,用于养老或休闲度假。对纳入城市规划的村,要结合新型城镇化进行改造建设,一部分改成城市社区,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来建设和管理;一部分建成城中的美丽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就近休闲度假之所。对即将自然消亡的村,原则上不再新建设项目、批宅基地。

(二)明确建设标准,加快建设进度。要根据各村的基础条件,合理安排资金和力量,因地制宜推进精品村、达标村建设。

1.高标准建设精品村。在基础条件好、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完成12个专项行动目标任务。民居住房达到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的要求,主要街道100%、村庄整体50%以上的民居按要求完成节能改造;农户改厕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不低于80%;80%以上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健全,特色富民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功能凸显,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省15%的村庄建成精品村。

2.全面实现达标村。在基础条件一般的村庄,要从实际出发,主要抓好改水、改路、改厕、垃圾处理、村庄绿化、“一村一品”、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到2020年,全省85%的村庄建成达标村。

(三)“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实现“四个结合”。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扶贫攻坚、乡村旅游、山区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形成合力。

1.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在各重点片区建设一批高水平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按照经济开发区建设思路和模式谋划发展,由管委会统一进行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招商和管理。引进一批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一批高技术农业科技成果。鼓励多种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涵盖一二三产和种植、养殖、加工、物流、旅游等多种类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产业,挖掘生态资源、优美景观、民俗文化等,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传统农产品向休闲商品转变、农业园区向休闲景区转变。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支持农业市场主体创建和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加快培养一批本土品牌,扩大河北农产品品牌效应,提升品牌和商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2.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整村推进,做到村有脱贫致富产业,贫困户有脱贫致富项目,实现稳定脱贫。建成的美丽乡村必须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也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3.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建设好村庄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元素、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特色资源优势,以农家特色餐饮美食、乡村游览观光、农耕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娱乐、农业科普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全省每年打造200个旅游专业村。以农民家庭为主体开发经营旅游服务项目,对民居及厨房、餐厅、客房、厕所等进行改造,达到省定乡村旅游标准,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4.与山区综合开发相结合。在大力发展山区经济,改善山区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燕山——太行山”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和民俗村资源优势和山清水秀的资源禀赋,坚持开发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把山区村庄建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四)坚持建管并重,确保长久美丽。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要先建设美丽,进而经营美丽,并长久保持美丽。

1.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巩固和维护好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坚持建管并重,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切实建立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供水、垃圾、污水、厕所、照明等设施正常运行,逐步实现村庄的自我管理。大力推广PPP运作模式,鼓励社会化资金参与农村卫生保洁、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清掏等项目,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维护的投融资渠道,提高农村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持续推进晋档升级。已建成的达标村要对照12个专项行动要求查漏补缺,积极筹措资金,升级已建项目,高质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厕所改造、主街道民居改造的全覆盖,并努力经营美丽、发展经济。对于经过后续建设,达到精品村标准的村庄,省将予以奖补。

3.大力经营美丽。已建成的美丽乡村,要通过大力发展电商、农宅合作社、现代农业、家庭手工业等项目,利用多种业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从建设美丽到经营美丽、从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发展的跨越,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